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财经正文

中科英华稀土收购案调查:一场16.88亿的“资本局”(下)

2013-03-28 10:57来源:每经网 刘林鹏 杜冉乐关键词:中科英华稀土厚地稀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认购“结盟者”火线成立

中科英华的本次发行对象为郑永刚、润物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钦豪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钦豪郡)、上海谦祥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谦祥辰)、上海盈通盛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盈通盛世)、上海锦润通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锦润通达)、贵州金泽地绿色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泽地)、北京国福安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8名特定投资者。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定增对象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

中科英华此次8名定增对象中,有5家公司均为2013年年初创立,这让人不禁怀疑,这5家公司是为了中科英华此次稀土收购案而突击成立的公司。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钦豪郡和谦祥辰分别注册于2013年1月6日和5日,注册地同为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分别注册在相邻的3E-1929室和1928室,此次均拟认购中科英华2.55亿元,二者执行事务合伙人都为上海鸿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人均为罗佳。

凑巧的是,盈通盛世、锦润通达的注册时间竟为同一天,注册地亦是在同一栋楼里相邻的两个房间。

这些定增对象是拥有同一个“稀土梦想”,还是与郑永刚携手联袂演出一场资本大戏?

对此,中科英华向记者表示,公司考量认购人是有标准的,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认购人了解并认可此次收购事项,二是认购人对公司长期看好,因为按照规定,认购股份有三年的锁定期,才可上市流通。其表示,对于记者提到的定增对象新创立的问题,是市场惯常的一种做法。比如,市场上,对于上市公司某个项目看好的人很多,但按规定,非公开发行对象只能是10人以内。因此,会出现采用有限合伙的方式成立公司来参与项目。

实为棋子的厚地?

这座深藏于大山深处的稀土矿就像是一枚棋子,在精心设计好的棋局中游走。

2004年左右,被精心策划包装过的稀土矿,号称赴美上市,通过大量发行原始股捞得不少真金白银,但至今还有许多投资者手握原始股,变现无门。

此后数年间,控股这座稀土矿的公司也是几经更迭,股权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在与广晟有色短暂传出“绯闻”后,2011年,刘国辉选择了与西藏发展“联姻”。

不过,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选择西藏发展之前,这座稀土矿差点被“装入”了江苏的一家药企。

值得注意的是,自此头戴稀土光环的西藏发展的股价开始一路狂飙。从2011年2月18日开始,西藏发展股价从8.69元一路飙升到8月份的38.59元,成为当年第一牛股。

然而,令投资者不解的是,就在西藏发展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之时,该公司的大股东二股东却疯狂减持、精准套现。两年后,西藏发展毅然“抛弃”了厚地稀土

今年2月1日,西藏发展与成都广地签定《关于终止项目投资合作的协议》,将其持有的厚地稀土26.67%股权返还给成都广地(刘国辉为实际控制人),后者将为此支付资金约2.55亿元;此后不久,厚地稀土另一股东西藏天峰金辉投资有公司也将其余23.33%股权转让。

通过此次转让,以西藏发展为首的前期运作资金顺利溢价退出,而此前西藏发展的前两大股东早已通过高位精准减持套现。对刘国辉而言,他所掌控的厚地稀土在中科英华那里获得了更高的价码。

抛出稀土概念后,在大盘节节下挫的情况下,中科英华却强劲拉出六个涨停,堪称股市奇葩。

一系列堪称精湛的资本运作大戏,不得不让人怀疑厚地稀土已成为了资本玩家用来谋利的工具。

(实习生岳琦、闫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科英华查看更多>稀土查看更多>厚地稀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