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能供热前路几何

2013-04-03 10:2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能供热核反应堆中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供热季陆续结束,由燃煤供热带来的城市大气污染随之告一段落。然而,周而复始的季节更替无法避免一轮轮的储煤、供热以及大气排放。

随着公众对环境诉求日益增加,各种能源利用形式都要被置于舆论场中衡量一番。如何在实现供热的同时,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这个问题目前恐怕只能由核能行业给出,即“以核代煤”实现城市供热,以最大程度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成本。但是,对于清洁、高效的核能供热,为何多年来没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一些城市的核能供热愿望为何迟迟没能实现?

核能供热在中国走至今天,或许将慢慢接近现实。

年初,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能源”)与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就联合总承包吉林白山核供热堆项目达成共识,双方随之正式签署《吉林白山核供热堆项目工程建设总承包联合体协议书》。公开信息显示,协议书签署标志着吉林白山核能供热项目正式启动,也是壳式一体化核供热堆技术在经历前面十几年的市场推广挫折努力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而取得的重大突破。

中国核建与中电投分别透露,吉林白山项目有望成为壳式一体化核供热堆技术的首个商业化示范项目;中电投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核供热堆首堆项目开工建设。

历史长未推广

核能供热,是利用核反应堆中的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为热源,实现向用户供热。这种供热方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从70年代开始,前苏联、加拿大、德国、瑞士及法国等国家进行专门用于核供热堆的研究与开发,供热堆主要划分为壳式(压力、温度较高)和池式(液柱压力、温度低)等。

“核供热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特别成功的商运先例。近几年俄罗斯一直在推动这种供热方式的发展,以此解决其高寒地区漫长冬季的取暖问题。”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核能供热领域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话题的大部分讨论是围绕低温供热堆展开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供热查看更多>核反应堆查看更多>中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