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我国电价改革势在必行(图)

2013-05-22 09:1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价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次讨论电价高低是2012年研究实施阶梯电价时。我国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是2008年开始酝酿的,国家发改委2009年在介绍“阶梯电价”时说:“我国居民电价严重偏低,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2倍,价格水平折合人民币为每千瓦时1—1.5元,而我国长期对居民电价实行低价政策。据统计,2008年全国居民用电平均价格为每千瓦时0.5元左右,既低于工业电价,也低于平均电价。”由此决定实行阶梯电价,以解决居民用电价格偏低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2010年向社会公开征求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意见时,提出阶梯电价是为了建立合理电价机制、公平负担用电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机制。这就是说,在居民用户中实行阶梯电价就是为了扭转我国居民电价长期偏低的局面,在保持贫困户低电价的条件下,逐步提高居民用户的电价。

在2011年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煤炭和电力价格时,国家发改委专门讲述了我国电价的基本情况,“2010年我国工业电价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居民电价远低于国外。2010年,我国工业电价平均为0.58元/千瓦时,据统计,同期美国、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平均为0.120美元/千瓦时,我国工业电价约为上述国家平均值的72%;分地区比较,我国工业电价为欧洲国家平均水平的70%,日本的56%,但已比韩国、美国工业电价高,分别为韩国132%,美国的127%,(注:美国电价内未计入税金)。2010年,我国居民电价平均水平为0.510元/千瓦时,据统计,26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电价与工业电价比价约为1.61,而我国只有0.83,工业电价承担了部分对居民电价的交叉补贴。我国居民电价仅为丹麦的20%,意大利的27%,日本的30%,韩国的68%,美国的61%。”这些基本情况说明,中国的工业电价和居民电价与别国比较,是严重偏低的。

为改变我国居民电价严重偏低的问题,我国自2008年开始研究阶梯电价,2010年10月开始征求意见,到2011年11月形成并下发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2012年上半年召开听证会,准备在2012年上半年开始试行。可是就在2012年5月前后,媒体爆料山东民营魏桥集团“无论是工商业电价还是居民电价都比国家电网低1/3以上”。这些报道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和国家发改委表述的“我国居民用电电价偏低”的说法直接冲突。可是媒体在报导中也透露出一些实际情况,某媒体说:“在魏桥集团的家属区、魏桥集团的供电价格是3.5毛/度,而家属区之外,国家电网的居民用电价格是6毛多。”该媒体还说:“考虑到魏桥镇在内的黄河五镇历史上一直是邹平县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招商引资需要。邹平县政府与工商部门下文责成魏桥方面以优惠价格向部分重点用户供电。”魏桥集团向民用提供的低价电在其整个外售电中比例非常低,只有魏桥村的500户居民。据记者调查,就是这500户居民,也有条件限制的,甚至也颇有“阶梯电价”的性质——每户村民每年免费供300千瓦时电,超过部分要按照0.8元/千瓦时左右的价格向电厂购买,而这一价格高于当地供电局0.55元/千瓦时的电价。……对工业用户的电价是0.19元/千瓦时,和国家电网比并无明显优惠。但这一消息迅速发酵,当时全国各地正在搞“阶梯电价”价格听证,当看到民营企业都能低于国网电价供电,很多人都将矛头直指电网企业,甚至质疑“阶梯电价”的合理性。其实魏桥集团向外供电并不是市场经济行为,也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属于福利电(对集团公司家属)、权力电、关系电。这类优惠电价在计划经济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供电中比比皆是,甚至还有霸王电。部分有权力、有关系甚至黑恶势力的电价很低,而一般居民的电价奇高,后来经过2000年前后的整治,即实行城乡同价之后都取缔了。所以魏桥集团的所谓低电价,不仅不是改革的产物,而是一种走回头路的行为。

其实我国目前电价严重偏低是一个不难认识的问题,两次电价高低的争论也没有弄清楚问题所在,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件事情中得出我国电价严重偏低的结论:

第一,国外的电力投资商撤离中国电力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电力投资商进入中国,投资中国的电力工业,但由于我国电价偏低,达不到应有的回报,国外的电力投资商纷纷撤离,现在除了极少数保证一定回报率的电厂外,已全部撤离。

第二,民营电力投资商撤离中国电力工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力工业实行还本付息定价机制,民营企业投资火电、热电和小水电。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我国实行标杆电价,特别是后来煤炭涨价,煤电企业普通亏损,民营电力投资商逐渐撤离。

第三,五大发电集团的燃煤企业严重亏损。五大发电集团是我国发电工业的主体,它们的主业是发电,不能像外商和民企那样退出电力工业,结果是煤电企业普遍亏损,有的煤电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五大发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85%的高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价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