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赵成昆:走出内陆核电认知迷雾

2013-07-12 15:10来源:中国核工业关键词:内陆核电核电项目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然沿海核电项目逐个开工,但内陆核电却将延续“静默期”。不过,内陆核电始终躲不过媒体的持续关注。近几个月来,媒体频频光顾桃花江核电。

2013年最早重新点燃媒体及各界对于内陆核电关注热情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代表团提交的“一号建议案”。

“一号建议案”呼吁尽早启动内陆核电项目建设,并将桃花江核电站列为首个内陆示范核电站。而此时,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牵头的《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课题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13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曾先后两次召开专门的研讨会,针对公众的关心贡献专家的专业智慧,推进内陆课题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5月是一个如花的时节。桃花江核电科普拉开大幕。同是在5月的最后一天。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湖南益阳举行了内陆核电成果评估发布会。当地百姓和社会媒体再次把关注目光聚集到内陆核电建设上。此次的成果发布给出了更为科学的答案:内陆核电是安全的。发展内陆核电是必选项。

那么,内陆核电到底有多安全?我国内陆核电的发展路径又将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

内陆核电喜与忧

“宁可呛死,不愿穷死。”赵成昆记得,上世纪90年代,还是在他就任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的时候,就听到过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说过这样的话。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但利用煤、石油等能源推进生产发展,还是头等大事。但当“宁可呛死,不愿穷死”成为历史,人们对于美好生存环境的追求更为现实的时候,却发现我们不得不为曾经的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埋单。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到了是该调整的时候。此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成为最为现实的选择路径。而核能因其优质高效清洁成为首选。2007年,我国出台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年,在我国沿海地区核电安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内陆地区对于能源发展的需求,国家批准两湖一江的三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内陆核电由此成为关注焦点。2009年,我国承诺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核电发展加快步伐,沿海向内陆核电发展的进程也同步加快。但内陆核电的发展总是让人一半欢喜一半忧,与之相伴的始终有不同的声音。

“应该说我们不是为了发展核电而建核电。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快速的国民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赵成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如是说。事实上,我国内陆核电厂址的勘察工作起步并不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与沿海核电的发展几乎同步。我国核电的起步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能源需求强劲,也有足够的经济承受力。”这样的情况在国外也不例外。核电的布局也是围绕着经济发达地区,靠近电力负荷的中心。仅以欧洲为例,核电站分布和经济地理的分布差不多。西欧密集,东欧寥寥。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法国、德国和英国。放大到世界范围内考量,核电首先也是从发达国家起步,后向发展中国家拓展。“但在国外,没有像我们国家提出的内陆和沿海之分,也没有先发展滨海核电后发展内陆滨河核电的规划思路。”赵成昆强调。

数据显示,美国65个核电厂中有39个核电厂位于内陆地区,其所拥有的64台机组占美国所有核电机组的61.5%,这些机组至今已经有约2000堆年的运行经验。法国19个核电厂中有14个核电厂共40台核电机组位于内陆地区,占法国核电机组的69%,这些机组至今已经有约1000堆年的运行经验。在法国8条主要河流的沿岸均建有核电厂。

“我国早先就确定了先沿海后内陆原则,这不仅仅出于厂址稀缺的考虑,更多的还是从能源发展需求角度进行的考量。”随着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相当多的内陆省份或缺乏能源资源或只拥有单一煤炭能源,对于核电的需求也愈发紧迫。发展内陆核电也就被提上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陆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