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出台

2013-07-29 11:51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一)加快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采暖省辖市要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和管网热平衡为重点,落实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实施,“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面积1500万平方米。积极探索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信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四市及所属县(市)要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探索成本低、效果好的适宜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十二五”期间完成试点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着力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对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围护结构和空调、电梯、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进行综合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面积600万平方米。推进节约型高等学校建设,积极争取国际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合作项目。

(二)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组织实施城镇供热系统综合节能改造,因地制宜地推广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工业废热利用和分布式能源等供热技术和产品,推广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换热技术,加快淘汰低能效、高污染的燃煤供热小锅炉,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网系统。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不得新建供热锅炉,并立即淘汰各类供热小锅炉(有特殊用途且经批准保留的除外)。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城区要在2013年年底前率先全部淘汰燃煤供热小锅炉,其他省辖市城区要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淘汰燃煤供热小锅炉或改用其他清洁能源供热。

(三)创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能源消耗指标、寿命周期等调查统计和分析,编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明确节能改造的目标、范围和要求,并负责组织实施。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要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实现“三改三提升”(改造老旧小区环境和安全措施,提升环境质量和安全性;改造供热、供气、供水、供电管网管线,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改造老旧建筑的节能和抗震性能,提升建筑的健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将节能改造实施过程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范围,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监管,确保节能改造工程质量。制定改造方案要听取居民意见,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条件许可并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层改造、扩容改造等方式。推行工业化施工,减少扰民。节能改造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建筑能效测评;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推行既有建筑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改造模式,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按照《河南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给予节能服务公司财政奖励;对其中属财政供给的公共机构,按《河南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给予财政奖励。

四、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材产业

(一)调整建材产品结构。结合各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节能利废、生态环保、安全耐用的绿色建筑材料。

———引导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化、高强化、复合化发展,鼓励综合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产业废弃物生产砌块、建筑板材和多功能复合一体化产品,鼓励发展石膏板复合保温板、硅酸钙板、外装饰挂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各类多功能复合板等产品,高强度、高孔洞率、高保温性能的烧结制品及复合保温墙体材料等。

———推动防火隔热保温体系和材料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建筑外墙用安全环保型保温材料,高效不燃和难燃保温材料,节能自保温型建筑墙体及材料,智能遮阳、低辐射镀膜玻璃和断桥隔热门窗等产品。

———支持建筑防水材料集聚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发展热塑性弹性体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及防水保温一体化产品,柔性太阳能薄膜防水卷材,聚氨酯、聚脲类防水涂层,聚合物乳液类防水涂料等。

———做强做优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环保、耐候、自洁净型建筑涂料,环保、功能型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环保型多功能门窗,防腐木材、木塑制品,耐水、耐火、高强等功能性纸面石膏板,保温、防火、耐候及涂色铝塑复合板等。

———积极发展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高性能混凝土,2015年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70%,预拌混凝土使用比重达到70%以上,预拌砂浆使用比重达到10%以上。

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质监局等部门要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编制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对绿色新型建材企业给予扶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扩大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和规模。

(二)推动建材产业改造升级。适当提高新上建材项目规模、节能、环保、土地和技术等准入门槛,除利用现有企业建设用地并与之配套实现废渣综合利用外,新上利废建材项目一律进入产业集聚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或实行集中供气,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建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建材产品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粘土墙材制品。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调整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建材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加快太阳能热水器、热泵机组、高效换热器等关键节能设备发展,升级节能门窗制造和配套技术。

(三)建设绿色建材生产基地。依据各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建设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重点做大做强一批生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产品先进化的龙头建材企业。

———根据洛阳、安阳、鹤壁、焦作、济源等市产业废弃物排放量大的特点,扩大利用非金属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生产蒸压粉煤灰砖、轻质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的规模,重点培育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基地。

———依托我省页岩、煤矸石资源及制造业优势,加快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推广利用页岩、煤矸石生产发泡陶瓷保温板技术,重点培育新型保温绝热材料生产基地。

———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路面透水砖、再生混凝土等建材产品,重点培育郑州、平顶山、许昌等地建筑废物资源化产品示范基地。

———依托信阳市丰富的珍珠岩尾矿资源,开发珍珠岩保温板、玻化微珠(膨胀玻化微珠)、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粉)等有关珍珠岩的节能保温隔热材料,重点培育节能保温隔热材料生产基地。

有关省辖市要制定本地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政策措施,引导建材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和规模化发展。

五、引导建筑工业化发展

(一)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研究,支持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全装修住宅建设。修订完善指导建筑制品系列化、通用化的系列标准,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标准化,提高通用性、可置换性。

(二)推广工业化建筑体系。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整合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的工业化基地建设,选择条件具备的城市进行试点,加快市场推广应用。推广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结构体系、墙体自保温体系,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项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优先选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绿色建筑查看更多>节能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