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的多元化沉思

2013-08-07 13:23来源:能源关键词:水力压裂法页岩气煤层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元化背后:一个都不能少

从生产成本、经营成熟方面看页岩油气似乎难超越常规油气。从水平井钻井完井及压裂等主体工艺的难度上他又比致密(砂岩)大,但它却获得超常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形成、赋存机理的特性。

页岩油气“原生态”的大面积赋存在较好和好的生烃岩系中,它较大的吸附能力使易保留大量烃而不被扩散,发育的纳米级孔缝又使其游离烃不易运移排出。这种机理使之优于必须从外来的烃源中获取并保存烃的致密砂岩。

目前,对以上三类非常规油气的比较研究深度还很不够,难于得出被广泛接受的理性认识。但致少可以说,没有任何理由足以说明美国的页岩油气增长速度快于致密(砂岩)油气和煤层气是个别现象、是所谓不可复制的特例。倒是有许多理由启发我们:中国页岩油气一旦突破发展环境上的桎梏(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缺乏适应的监管体制等),在经历了发展初期技术上的适应、配套而走向成熟时,有可能取得相当快的发展,成为中国油气产量增加的重要力量。迫切期望举国上下对此种可能性予以高度关注。

今天,“油气并举、有油要油、有气要气”的指导思想己发展为“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向一切可贡献油气的领域开拓”。对此,可按几个层次理解:

首先,常规和非常规并举。对已有150年勘探史的常规油气也要继续向新区新领域新类型新深度发展,如:中国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要向还未出油气的黄海新区、深埋于陆相新生界之下的海相中生界新领域开拓。老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仍很大并可成为增加效益的举措。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还有相当多已投入大量资金探明而尚示动用(开发)的油气储量。它大部份属非常规,是现实的增产指向。

其次,在非常规油气中比较成熟的是重(稠)油、沥青砂岩、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他们已在北美洲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中国来说重(稠)油和致密油气开发已有了相当大的进展。煤层气开发虽动手不算晚,技术上已有相当的积累,产量也有所上升,但主要受管理体制影响,进展很不理想。

页岩油气在中国才仅迈出一小步,只有在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如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煤系)的页岩油气进行一轮勘探开发实践后才能初步认识到中国页岩油气的特点,更充分的暴露出、逐步攻克,技术上的难点。这时中国才能像2005年后的美国那样,具备了快速发展页岩油气的基础。这需要大量投资并至少在几个典型实验区完成勘探开发的各个程序,也只有初步的工业性规模开发中才能真正评价出中国页岩油气的成本和经济效益。

再次,技术的发展已把人造油气的问题再度提到日程上。油页岩(注意,其中并不含石油,仅富含可生成/炼制出油品的有机化合物)炼油、发电及其综合利用一直为业界关注,在某些地区(如爱沙尼亚)还可成为主要/重要能源。属于人造气的煤制气在条件适合地区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且可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焦炉气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和化害为利产生巨大效益也定是不争的事实。煤制油是科技界一个有相当历史的研究课题。近年在南非和中国已得到相当的发展,一批可规模生产的工厂业己投入试生产。业内关注的是其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应。至于生物制气、制油也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它不仅可以生产油气代用品(如甲醇、乙醇、二甲醚、沼气发电等),而且可生产生物柴油、从地沟油等废料中提炼航空煤油等。

最后,正确对待当前利润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国家,特别是公司一定要首先关注己经成熟的油气领域,以保证油气目前的供应和经济效益。但是同时也必须关注对正在走向成熟和在不算久远的未来即将成熟的领域。

对国家来说这关乎到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公司来说也要为未来的发展、为占领技术制高点作必要的准备。具体到中国的非常规油气来说,继续发展致密油气近乎于“轻车熟路”。但在前面提到的其与常规油气相加仍远不能满足需要时就应特别关注已展现出清晰发展前景的页岩油气和煤层气。而其关键在于从国家和公司两个层面加大对其生产实践和科研的投入。

对规模生产的前景暂时还不明朗的领域,如非常规气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与其他国家一起促进其走向成熟并防止其产生灾害等负面影响。对前面提到的多种人造油气和油气代用品的问题也应依此观点区别对待,重视培育其经济生存能力但绝不在问题很多时拔苗助长、一哄而上。这里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路线就是因地制宜。如果把这个词作广义的理解,还包括因时制宜、因工作主体(如不同公司)而制宜的含意。

关于不同类油气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问题,答案是明确的:对于迫切需要油气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应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一个也不能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压裂法查看更多>页岩气查看更多>煤层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