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企业正文

华锐风电公司债震荡的“背后”

2013-09-23 11:01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华锐风电海上风电风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双海战略”的影响

同样争议颇多的是华锐债震荡的原因。除了市场人士分析的宏观形势和负面新闻之外,华锐的“双海战略”也被视作导火索。

2011年,华锐净利润仅为7.76亿元、较2010年下滑72.84%。或许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局面,抑或希望更好地占据市场先机,华锐风电在其2011年年报中首次提出“双海战略”:即一方面引进技术,布局海上风电,另一方面在海外设立分公司,积极发展国际风电市场

“双海战略”让华锐风电投入成本迅速增加。据业内人士介绍,海上发电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且海外销售的成本比国内高出20%左右,因此,华锐需要通过发债解决资金问题。

然而,以华锐当前技术来看,其海上风电装机成本在7000元/千瓦左右,而火电投入多在3000~4000元每千瓦,且海上风电经济性差,不具备竞争优势。

此外,实际开工项目非常有限。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风电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源。但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报告,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仅新增装机46台,容量为12.7万千瓦。

海外市场方面也同样不顺,首先是大环境不佳,全球风电市场在2012年表现低迷,上半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16.4%,低于2011年20.3%的增速。2012年美国新能源补贴降为161亿美元,是2011年的一半,仅为2009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美国对华进行“双反”,使产品出口更是受阻;欧盟市场整体表现萎缩,其对新能源发电的补贴政策大不如前,行业需求表现低迷。加之2013年6月,美国司法部表示,已经对华锐风电提起诉讼,指控其窃取商业机密。假如这一起诉成立,华锐风电面临的将是数十亿美元的罚金。

因此,即便有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体效果看,“双海战略”并未为华锐带来繁荣,反而增加了企业负担。2012年华锐风电披露年报显示,其净亏损达到5.82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175%。截至2013年8月,华锐10家国际子公司净利润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其中8家已注销。

在海上风电进展缓慢、走出去战略阻碍不断的背景下,市场对华锐债信心不足,进而引发震动也就不难理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