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技术正文

后端技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2013-09-30 11:09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关键词:核废料核反应堆MOX燃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是中法核能合作30周年。30年前,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拉开了中法核能合作的序幕;30年后,中法核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会如何拓展、延伸?今年4月,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法合作建设大型商业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的合作意向书》正式签署。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上,法国阿海珐副总裁欧道博表达了将加强同中国在核燃料循环前端、后端,核反应堆及核安全等领域全面合作的意愿。

9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和法国阿海珐公司共同举办的为期两天的中法核燃料循环后端技术研讨会,为这一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技术交流的平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研讨会上明确指出:“过去30年中法核能合作主要集中在科技研发领域和核电领域,核燃料后端的技术与商务方面的合作将会成为中法合作一个新的重要领域。”

后端技术全球关注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有强大竞争力的核能供应也水涨船高。多家机构和组织曾对今后的核电增长作过预测。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基于目前所有在建和开发中的核电项目进行保守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电产能将增长25%。同时,他们也作出了一份高预测。在高预测中,他们相信全球核电产能会是现在的三倍。在法国阿海珐公司看来,到2030年,核能发电量会比2011年时增加80%。

如此大的核电增长量,在给全球带来更多的清洁电力的同时,乏燃料库存量的增加成为国际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据阿海珐公司介绍,到2030年,全球乏燃料库存量是2011年的2倍,而乏燃料的年卸料量将比2011年时增加80%。这些增长大多来自亚洲地区。

乏燃料数量的增加带来的防核扩散与安全保障、核安全、环境影响等问题,使各国对乏燃料管理的研究尤为迫切,都在努力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印度将耗资960亿卢比建设快堆核燃料循环,预计今年年底动工。日本耗时20多年耗资达200多亿美元建造的国内最先进的六个所核燃料后处理厂即将运行。我国也确定与法国合作建设大型商业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

国际上对乏燃料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次通过式,是将乏燃料经过冷却、包装后作为废物送入深地质层处置或长期贮存,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种是再循环,即对乏燃料中所含的96%的有用核燃料进行分离并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固化后进行深地质层处置或进行分离嬗变,以法国为代表。多数发展核电国家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我国也同样如此。在整个燃料循环过程中,后端技术包括了乏燃料的贮存、运输、后处理、分离钚的应用、高放废物处置等主要环节。

核电业内人士认为,推进乏燃料循环再利用是未来核能发展的关键。推动快堆发展的通用电气—日立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凯文˙沃尔什曾在去年世界核协会大会发言中表示:“在过去几代人中,我们这个行业都将核废料看作是一个麻烦的包袱。或许这正是环保组织不能像我们一样将核电看作清洁能源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正如阿海珐公司后端事业部战略销售与创新高级副总裁CarolineDrevon所说:“燃料循环的优化将变得更加重要,以确保核能的可持续增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废料查看更多>核反应堆查看更多>MOX燃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