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全球知名永磁发电机及全功率解决方案供应商斯维奇公司,与国际化的专业电气产品合同制造及系统供应商斯凯菲尔公司珠联璧合,通过独特的合作模式,为本地化生产创造了一个新的标杆,每五天可生产出15台全功率变流器。两家公司在杭州的合作集中了双方的核心优势,可对客户需求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响应。而他们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增产需求。
在斯维奇“时刻准备着”调整定位、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下,斯维奇与斯凯菲尔达成一项生产协议,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合作模式,该模式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使生产地点更贴近最终用户,这无疑能帮助两家公司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协议约定:斯凯菲尔负责生产和物流,斯维奇则对每个机柜进行全功率测试。如此一来,中国的用户无需再通过进口便可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这也因此成为充分体现斯维奇战略的一个经典案例。
“我们的合作与一般的生产外包不同,两方的地位完全平等。” 斯维奇负责供应链的副总裁Pertti Kurttila言简意赅地说,“斯凯菲尔负责所有的生产,斯维奇进行全功率测试,并保证产品质量。其中,物流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只要每个步骤完全根据以物尽其用为目标的精益生产流程进行,所有一切都会运行得十分顺利。同斯凯菲尔合作,我们有一套非常详细的物流计划,甚至包括了工厂所需的每一个元器件。”
如今,在此模式下,双方的合作已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在工人两班倒的情况下,每五天便能生产15台全功率变流器。而截至目前双方的稳定合作已超过五年,合作范围更涉及中国及芬兰等多个市场。
事实上,斯维奇模式化工厂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可以灵活响应客户需求的特性,不但可以做到快速增产与减产,而且每个生产步骤都会经过测试并使之系统化。除此以外,经过精选优化后的生产模式可被复制到世界任何生产地点,当客户需要大规模增产时,便可以保证多个生产地点遵照同一标准生产,确保了最终产品具有同样的高品质。目前斯维奇位于安徽六安的变流器部分元件的生产工厂以及位于四川德阳与的发电机生产基地都是遵循该模式化工厂理念运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这是新一年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首个开工的工程。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国家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大容量柔直电力输送项目,也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筹陆上电网和海上电网资源,推进“再造一
10月31日,中国中煤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项目--中煤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首个集电线路带电,首台风力发电机组、首个光伏逆变器分别于11月2日3时8分、11时32分成功并网。绿电破晓,开启中煤电力新篇章中煤哈密百万千瓦级项目的顺利并网,中国中煤新能源大基地发出第一度绿电
2009年左右,我国风电变流器进入国产化替代阶段,相继突破一批国外“卡脖子”技术。经历了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牌后,海陆大兆瓦风机也跑出了迭代“加速度”。2024年,国产化风电变流器已来到迎来了新的时代,完成了“质”的蜕变,甚至未来将强势引领全球创新风潮。风起云涌,风电产业高速发展期之后,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到,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要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超过一半,新增
国内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特点●规模大、深远海区域占比高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工程技术探索●不仅海上采用柔性直流技术,风电登陆后,将继续走直流架空线至负荷中心●首次提出无直流断路器、无集中耗能装置技术方案●利用风机全功率变流器自带的耗能装置实现盈余功率分散式就地耗散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
近日,电气风电与南方电网科研院、阳光电源等单位合作,利用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的EW13-252海上样机开展了“风机耗能装置快速调用动模试验”,成功验证了国内首个应用±500千伏海上风电超远距离、海陆一体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电力工程——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直流输电工程无直流断路器、无集中耗能装
6月5日-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展期内,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发布了全球最大低频海上风电机组——16MW低频海上风电机组。服务国家战略新质低碳解决方案兼顾更高上网电量和经济性随着海陆风电输电距离及输电容量的增加,高压工频交流输电线路
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达117GW,创历史新高。与全球风电行业同创新高的,还有可再生能源电能转换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在其风电变流器发货量连续多年国内领先后,2023年,阳光电源以全球出货量32GW、同比增长40%,海上出货量4.6GW、同比增长190%的优秀成绩,成为业内首个风电变流器全球累计
4月19日,禾望电气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2亿元,同比增长33.56%,归母净利润为5.02亿元,同比增长88.18%。禾望电气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和电气传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有风力发电产品、光伏发电产品、储能产品、制氢电源产品、电能质量产品、
4月20日,由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首台样机在福建省福清市东方电气风电(福建)有限公司顺利下线并发运。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是东方风电针对海上平价和竞价需求推出的机组,可减少风场机位数量和运维吊装成本,大幅降低风场建设成
阳光风能:协同发展,共创共赢汪令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风能事业部总裁行者无疆,岁月有痕,时空的坐标轴铸刻着每一步奋斗的足迹。这一年,阳光风能风电变流器“上山、下海”,助力大功率机型加速入海;这一年,降本压力陡增,如何回归理性成为关键命题;这一年,行业生态不断演变,零部件企业协同发
9月29日10时45分,随着大连庄河海上风电Ⅳ2项目最后一台“海装造”机组的顺利并网,辽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为祖国母亲75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海装人的特别礼物!该项目场址位于大连庄河市石城岛东部海域,装机容量20万千瓦,安装25台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8MW平台海上机组。并网投
6月26日23时30分,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省汕头风电临海试验基地顺利并网发电,再次刷新已并网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世界纪录。绿色清洁,卓越能效机组部件级国产化率100%,机组单机容量大,每年平均发电量可达720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4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具有明
4月24日,重庆公司所属绿动能源公司、白鹤电力公司与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签订ORC低温余热发电演示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将基于大型火电厂搭建全国首个磁悬浮高速永磁直驱ORC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中试平台,可为推进ORC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持续优化研究、产品迭代升级、成果转化应用等提供试验及示范演
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
全新的四月迎来全新的好消息继入选国家能源局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2023年度重庆市十大科技进展之后中船海装18MW海上风电机组又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这不仅是对中船海装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可与肯定更是中船海装引领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的实力展现!为加快中央企业科技创
近年来,部分整机厂家退出市场后,遗留的“孤儿”机组常伴有故障率高、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东方风电凭借十余年风电设计和运维经验,在实践中打造出一系列“孤儿”机组治理示范项目。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沿海“孤儿”机组项目的治理案例。闾峡风电场位于霞浦县沿海山地区域,拥有丰富的风资源条
中国风电已经连续14年实现了年新增装机量的全球第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突破4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陆上风电3.68亿千瓦,海上风电3189万千瓦。回看过去,早期的中国风电是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前进,借鉴了不少国外的经验和标准。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余年,中国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8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的创新剧场,电气风电海陆新品重磅发布。随后,电气风电在展台进行了海神平台新品颁证仪式。基于中国最大海上风电样本库从3.6MW迭代至今稳中求进中低风速-捕风之王EW14.0-263高风速-收益之星EW18.0-263此次风能展推出了海神平台特为深远海复杂环
近日,风电行业权威杂志WindpowerMonthly发布2022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全球最佳传动链和全球最佳叶片。东方风电凭借对风电整机和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深耕与创新,荣获全球最佳叶片金奖、最佳传动链铜奖、最佳陆上大功率机组铜奖。公司自主研制、在超低风速领域有着优异表现的G5.0-195型风电机组以亚洲第
12月3日,全球最大的18MW海上风电机组传动链关键部件,19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顺利完成总装及并网调试,即将发运中国海装山东东营海装风电装配产业园基地进行整机传动链组装。该型机组功率18MW,发电机额定输出功率19MW,实现了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效率和性能的新突破,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的新
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日前已经启动一轮1.2亿澳元(8134万美元)的政府融资,用于部署社区电池储能项目。这些社区电池储能项目的装机容量范围为50kW~5MW,并连接到配电网络,每个成功申请资助的社区电池储能项目将获得300万至2000万澳元。每个社区电池储能项必须部署五个以上电池储能系统,这些电池储能系
斯维奇海事公司表示,其“海洋变革号”(SeaChange)商用氢燃料电池渡轮已接近建成,并准备于今年第三季度在旧金山湾区投入使用。它由通过燃料电池运行的压缩氢气提供动力,这将是同类产品中的第一艘,一次加气可运行两天。
PGO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CHPBA中国工商业与户用光品牌联盟半年度工作会议,CSTSA中国太阳能发电跟踪系统联盟成立大会于2019年10月11日在中国杭州举行,光伏行业内100多家优秀成员企业及相关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一、秘书处汇报PGOCHPHA半年度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规划;二、成员单位
三菱重工维斯塔斯共同执行长LarsBondoKrogsgaard(中)昨日与东元电机董事长邱纯枝(右)、芬兰斯维奇日籍常务执行取缔役扇博幸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斯维奇将把9MW海上风机发电机技术移转给东元电机,东元预计2020年完成原型机第三方认证。图/业者提供海上风电供应链再添生力军!三菱重工维特斯拿下中钢
编者按:垃圾只要用的好,全身都是宝。垃圾分类、垃圾发电,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这家丹麦的能源巨头公司的新技术,能在12小时内将垃圾分好类,并用其中的有机物质用酶分解,产生生物气体来发电。大大提高立即处理效率,减少垃圾填埋。本文编译自Bloomberg的原题为HowtoTurnTrashIntoEnergyin12Hou
早在2004年,就有报告声称中国风电发展潜力巨大,而从那时开始,斯维奇就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将近12年后,斯维奇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坚实的业绩,并在不断增长,取得新的成就。如今,斯维奇凭借其出众的业务模式早在2004年,就有报告声称中国风电发展潜力巨大,而从那时开始,斯维奇就对中国市场产
政策国务院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今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要求严格落实行政许可法关于设定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对以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形式设定的具有行政许可性质的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原则上2015年底前全部取消。
10月14日,风电、船舶及工业领域电气传动系统供应商斯维奇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发电厂级别变流器产品FPC+。该产品的设计宗旨是为发电厂设计高性能的变流器产品,以确保其电能质量满足符合各国严格的并网标准。新一代变流器产品经过优化,对于谐波、闪烁及故障穿越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配合永磁发电机
斯维奇,风电、船舶及工业领域领先的兆瓦级电气传动系统供应商,宣布发布新一代发电厂级别变流器产品。该产品的研发基于斯维奇全世界超过11GW设备安装量的实际经验。该产品的设计宗旨是为发电厂设计高性能的产品,斯维奇坚固的变流器FPC+系列产品能够确保电能质量满足未来标准,并且符合各国严格的并网
在风电行业,关于现代风电机组传动系统应该使用永磁发电机还是双馈发电机到今仍然存在争议。很多技术专家及行业意见领袖都曾建议使用双馈电机,并且表达了对于永磁发电机技术的种种疑虑。斯维奇认为,无论使用何种评判标准,永磁发电机及全功率变流器系统是目前业界最好的技术。评判标准一:全生命周期
在风电行业,关于现代风电机组传动系统应该使用永磁发电机还是双馈发电机到今仍然存在争议。很多技术专家及行业意见领袖都曾建议使用双馈电机,并且表达了对于永磁发电机技术的种种疑虑。斯维奇认为,无论使用何种评判标准,永磁发电机及全功率变流器系统是目前业界最好的技术。评判标准一: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率总有声音认为永磁发电机和全功率变流器系统比双馈系统贵。实际上,研究证明,当把所有的投资及运营所需的成本都考虑进去时,永磁发电机及全功率变流器系统比双馈系统在机组的全生命周期内更便宜,更划算。装配有永磁发电机及全功率变流器的风电机组并网之后具有较低的成本,这相对装有双馈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