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央地之争:中石油的妥协

2013-12-02 14:06来源:经济观察报关键词:天然气价格中石油LNG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分配与治理

水土流失补偿费实际上只是地方政府撬动、改善央地之间分配关系的一次尝试。

与其他许多行业不同,在资源行业,央企与地方的关系十分微妙,地方政府认为央企从这里开采走了大量值钱的资源,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然而留下的东西、做出的贡献却十分有限。

也正因此,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许多资源大省曾多次呼吁重新理顺央企、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但过去一直很难得到回应。

甘肃庆阳市发改委一位官员此前对记者说,“我们做过一个测算,比如中石油在我们这里开采原油,80%的利润都被央企拿走了,国家拿走的不到20%,留给地方的大约只有2%”。

他们的愿望是,对于这类自然资源丰厚但经济落后的地区,利益分配应该向当地、向人民倾斜。但在现实的体制安排下,这样的愿望很难成为现实。

历史数据显示,2005年,中石油在庆阳市的两家油田企业共实现净利润28.2亿元,缴纳各项涉油税费25.65亿元,其中22.36亿元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仅为3.29亿元,地方和中央财政收入与企业净利润三者比为1:6.8:8.6。

在榆林定边县,2012年长庆油田原油产量650万吨,年经营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平均每吨油留归地方的税费32元,当年缴纳各项税费只有1.92亿元。

地方官员们更担心的是,央企从地方掘走了利润,却留下糟糕的环境无人治理。庆阳市政协进行的调研发现,在当地的一个县——庆城县,境内就有废弃井40多口,经协调封堵了9口,仍有30多口深层井水长期外泻,污染地表水。据环保部门提供的情况,庆阳全市受污染的河流占到辖区河流总长度的48.08%。

在陕西,依靠遍地开井、大密度油气井开掘,单井日均产量不高的长庆油田已超越大庆,成为国内第一大油田,但长庆油田也曾发生过石油泄漏事件。

前述甘肃庆阳市官员说,他们希望在环境问题上,央企能够有一个比较负责的态度,“谁污染,谁治理”,或者至少能够做到环境共治,但在具体协商时,“央企的态度很强硬,一般认准只缴纳中央现有制度下的税费,但现有的制度在这方面往往又是空白”。“我们也协商过,希望按量收一定的资源开采生态补偿费,但跟他们协商起来很困难。”他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中石油查看更多>LN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