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天然气国际正文

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再生变!

2024-06-27 17:31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关键词:天然气天然气市场天然气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际能源研报(2024年6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杨永明)

本期核心观点

✦ 6月20日,欧盟成员国就对俄罗斯实施第14轮制裁方案达成一致,其中包括禁止通过欧盟向第三国转运俄罗斯LNG、禁止转运服务以及船对船和船对岸转运、禁止向俄罗斯新LNG项目提供投资、服务和货物等。这是欧盟对俄制裁中首次针对LNG。业内分析指出,当前欧洲对全球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日益加深,近期受亚洲市场需求旺盛及价格水平较高的影响,全球LNG市场供应量逐步向亚洲市场转移;此外,俄乌冲突及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参与者对欧洲天然气稳定供应的担忧情绪。一旦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应紧缩,加之欧洲交易商们会在今年冬季前完成库存补充,欧洲家庭或将再次面临高额的能源成本,预计从秋季开始能源成本就会出现反弹。

✦ 6月2日,“欧佩克+”举行第37次部长级会议。包括沙特、俄罗斯、伊拉克等在内的8个“欧佩克+”成员国,同意延长当前的自愿减产措施,以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上述减产措施公布后,国际油价并未止跌回升。分析指出,新决定的效果仍有待观察。一方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提前消化了“欧佩克+”延长减产措施的预期;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前景不明朗,其长时间维持高利率,将抑制石油需求增长。回顾上半年国际油价走势,基本呈现前高后低宽幅震荡的变化趋势。展望下半年,在全球政治、经济、金融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国际油价下有支撑、上有阻力,大概率将在当前价格水平区间震荡。高盛最新预计显示,由于夏季供应短缺的预期,布伦特原油将从目前水平小幅上涨,并在8月份达到86美元/桶的高点✦ 5月27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净零工业法案》,标志着欧盟绿色工业领域的这一重大产业政策完成了立法程序并将付诸实施,使其在推动绿色工业发展上再迈出关键一步。作为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最后一块拼图,《净零工业法案》与《关键原材料法案》、《电力市场设计改革》这三项关键立法覆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研发部署、下游市场运营的全链条规范体系,为欧洲绿色工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鼓励性政策环境,共同构成了提升净零工业竞争力的体系方案,以期促进欧洲向气候中和快速过渡。但也有分析认为,欧盟的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很可能扭曲了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在给其绿色转型进程带来更多成本压力的同时,或将使得精心培育的本土产能因依赖优惠政策、缺乏经济效率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国际天然气市场贸易格局深刻变化

今年以来,一些欧洲国家仍在为摆脱俄罗斯天然气做准备。6月11日,英国安迅思公司消息称,芬兰政府希望在2025年春季实施对俄罗斯LNG的禁令。根据长期协议,芬兰的Pori和Tornio接收站仍从俄罗斯进口LNG,但这两个小规模的终端没有连接到芬兰的天然气网络。该国的LNG进口终端Inkoo已经禁止了俄罗斯LNG。芬兰对外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其去年四季度65%的天然气进口自美国,23%来自挪威,7%来自俄罗斯。

6月19日,法国参议院委员会提出尽快停止进口俄罗斯LNG的建议后,欧洲天然气价格重拾升势。当天早些时候,基准期货价格在经历波动后上涨了2.7%。尽管参议院小组的建议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其凸显了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任何潜在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流向欧洲的输气管道流量有所减少,而LNG进口量却急剧上升。

6月20日,欧盟成员国就对俄罗斯实施第14轮制裁方案达成一致,其中包括禁止转运俄罗斯LNG。这是欧盟对俄制裁中首次针对LNG。据法新社的报道,对LNG的制裁包括禁止通过欧盟向第三国转运俄罗斯LNG、禁止转运服务以及船对船和船对岸转运、禁止向俄罗斯新LNG项目提供投资、服务和货物等。该方案还制裁了俄罗斯的三个LNG项目,还包括一项旨在允许瑞典和芬兰取消俄罗斯LNG合同的条款。这意味着,欧盟成员国的公司仍被允许购买俄罗斯LNG,但是禁止再转运到其他国家。这不同于之前对煤炭和海运石油的全面禁止购买。欧盟有官员指出,此次的制裁方案禁止俄罗斯LNG利用欧盟港口中转,而不是彻底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一些欧盟国家仍在通过乌克兰从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有业内人士认为,欧盟此举旨在打击俄罗斯的影子船队。影子船队的存在,让欧盟的制裁显得力度稍显不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船舶经纪公司BRS最新的分析显示,自2023年底以来,影子船队的船舶数量激增了17%。影子船队有787艘油轮,约占全球船队的8.5%,高于去年年底的675艘。增幅最大的是运输俄罗斯原油和成品油的船只。该公司还表示,34000载重吨以上的远洋影子油轮的比例现在占该类型船舶总运力的13%,占活跃油轮吨位的13.7%。

关于此次制裁措施的影响,业内分析指出,当前欧洲对全球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日益加深,近期受亚洲市场需求旺盛及价格水平较高的影响,全球LNG市场供应量逐步向亚洲市场转移;此外,俄乌冲突及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参与者对欧洲天然气稳定供应的担忧情绪。一旦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应紧缩,加之欧洲交易商们会在今年冬季前完成库存补充,欧洲家庭或将再次面临高额的能源成本,预计从秋季开始能源成本就会出现反弹。然而,也有分析认为,欧盟的相关措施可能不会对俄罗斯产生太大影响。通过欧盟港口转运到亚洲的天然气仅占到俄罗斯LNG出口总量的10%,而且欧盟国家依然在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欧盟委员会曾提议在2027年前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所有化石燃料,但事实上,在该时间点前完全结束从俄罗斯进口LNG存在难度。

值得关注的是,安迅思公司数据显示,今年5月,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近两年来首次超过美国天然气,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根据该公司的统计数据,5月,欧盟国家、英国、瑞士、塞尔维亚、波黑以及北马其顿的天然气总供应量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15%;来自美国的占14%,为2022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今年4月,由于一些工厂开展维护工作,自由港LNG出口终端也因机械故障导致其三个处理装置停运近两个月,美国当月LNG产量和出口量持续下降,进入5月后开始回升,但仍低于上年同期。随着LNG出口量整体下降,美国在5月减少了对欧洲的出口,但欧洲仍是其最大的出口地区。期内,美国对欧洲的LNG出口量为318万吨,占其总出口量的42%,低于4月的325万吨和3月的431万吨。美国减少出口的同时,俄罗斯则加大了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数据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5月对欧洲的日均管道天然气供应量,较4月的8340万立方米增长了7.3%,同比增长了39%。但俄罗斯5月对欧天然气供应量反超美国的情况,预计不可持续。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这一情况主要是由美国大型LNG出口设施关闭、俄罗斯赶在6月设备维护期前加大土耳其方向输气量等一次性因素造成的。另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在夏季能够通过其北方海上航线向亚洲运输LNG,同期其运往欧洲的LNG数量或将减少,而美国对欧LNG供应量则已经开始回升。去年,美国LNG出口量达9120万吨,超越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成为全球第一大LNG出口国。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4—2025年,全球新增LNG出口能力将少于前几年,但美国有新的LNG工厂投产,其出口能力将继续增长。2024年,美国计划有两个重要的LNG项目投产,如果这两个项目满负荷运转,其LNG年产量将增加3800万吨。

俄乌冲突至今,国际天然气贸易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2022年以前,俄罗斯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最高峰期时,其天然气约占欧洲进口总量的40%。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进口的比例迅速下降,美国天然气的占比则在大幅提升。2023年,俄罗斯共出口天然气约1420亿立方米,比2021年的2440亿立方米减少了42%,其中包括向欧洲、独联体国家和中国输送约99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以及向其他地区出口约440亿立方米的LNG。在俄罗斯控制对欧天然气出口和欧洲摆脱对俄天然气依赖的双重作用下,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出口量从2021年的1400亿立方米跌至2022年的630亿立方米,2023年仅约为270亿立方米。相比之下,俄罗斯对中国和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出口量一直在上升。中俄东线管道供应量从2021年的1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227亿立方米,计划到2025年达到380亿立方米。6月7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新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并与乌兹别克斯坦就未来的天然气供应计划举行了会谈。根据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吉尔吉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Kyrgyzstan)将从2025年起获得为期15年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为方便向吉尔吉斯斯坦输送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其哈萨克斯坦子公司NC Qazaqgaz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扩建其在哈萨克斯坦的现有管道网络。扩建工程还将增加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曾是天然气出口国,但现在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23年,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为期两年的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协议,并从2023年10月开始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变化将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直接影响。在克里米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双重影响下,为了推动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商业化和提振国内经济,俄罗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LNG产业发展规划,并全面实施“向东看”战略。短期内,俄罗斯LNG行业会在西方严厉制裁下面临外部融资、关键技术装备和船运销售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国家层面的产业支持及对西方技术和经济制裁的突破,叠加地缘政治局势逐渐缓解,俄罗斯未来势必会在国际LNG市场占据一定的位置。

02 国际原油市场多空交织价格震荡

6月2日,欧佩克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今年第三季度继续自愿减产,减产总额为日均385万桶,以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当天,由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以视频方式举行第37次部长级会议。在部长级会议召开的间隙,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8个“欧佩克+”成员国的代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会面,商议产量政策。根据声明,8国决定把2023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9月底,之后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回撤这部分减产力度。此外,8国将把去年4月宣布的日均165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2025年底。“欧佩克+”当天决定将2025年原油总产量目标调整为日均3972.5万桶,并公布了各成员明年的原油产量目标。除阿联酋的产量目标明年日均上调30万桶至日均351.9万桶外,其他“欧佩克+”成员2025年的产量目标与今年基本保持一致。上述减产措施公布后,国际油价并未止跌回升。布伦特原油期货在3日和4日两个交易日接连走低,跌破80美元关口,创近4个月以来新低。近两个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连续跌破90和80美元两大关口,跌幅超过15%。

在随后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各大产油国对未来的市场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欧佩克秘书长阿尔盖斯看好旅游业持续强劲带来的石油需求。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预测,市场形势很快就会好转,并重申“欧佩克+”保留根据市场情况暂停减产或逆转增产的选择权,其看法也得到了俄罗斯和阿联酋等盟友的支持。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测更为乐观,该机构在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将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18万桶/日至110万桶/日,将2025年需求增速预期上调8万桶/日至150万桶/日。此外,美方透露,随着战略石油储备的维护工作在年底前完成,美国可能会加快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希望以每桶79美元左右的价格回购石油。从市场的反应来看,随着沙特表态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产量协议,加之市场对石油的夏季需求较为乐观,布伦特油价重回85美元/桶左右。

6月13日,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沙特决定不再与美国续签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石油美元协议,该协议于今年6月9日到期。该协议最初签署于1974年6月8日,是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官员希望该协议能鼓励沙特生产更多石油,并加强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联系。选择不延长该协议后,沙特现在可以使用不同货币出售石油和其他商品,如人民币、欧元、日元等,而不仅仅是美元。许多行业观察人士称,这是全球能源贸易以及经济实力从美国向新兴国家转移的重大转变。当周,国际油价大涨近4%,创4月以来最大周涨幅。截至6月14日收盘,WTI原油期货7月合约报78.4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8月合约报82.62美元/桶。

回顾上半年国际油价走势,基本呈现前高后低宽幅震荡的变化趋势。今年1至4月,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红海局势升级导致大量船舶绕行,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炼厂炼能短期下降,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导致地缘风险外溢担忧骤增等,驱动国际油价维持相对高位。5月,在以色列和伊朗严重冲突风险解除、俄罗斯炼厂产能恢复、原油库存季节性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地缘溢价基本消退,基金净多头大幅回落,国际油价震荡下跌。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运行区间基本持平。布伦特均价约为83美元/桶,同比小幅增长4%;WTI均价约为79美元/桶,同比上涨约5%。展望下半年,市场对原油市场供需局面改善抱有一定期待,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对油价形成支撑。

从经济形势来看,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2.4%上调至2.7%,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8%。惠誉国际评级在其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4%上调至2.6%。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上修0.2%至0.8%,将亚洲大国经济增长从4.5%上修至4.8%;对美国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保持在2.1%不变。此外,全球制造业PMI已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显示全球制造业整体恢复向好,这也进一步带动全球贸易增长。

从需求侧来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今年的航空客运量将创下近50亿人次的历史新高。下半年全球服务业将在旅游业的支持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从而对石油需求产生积极影响。美国夏季汽油需求旺季来临,炼厂产能利用率处于全年相对高位。随着国际油价走低,美国将加快回补战略石油储备,这也将增加部分石油需求。在欧美驾驶季等因素的支撑下,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持续增加。但值得一提的是,原油市场三大机构先后公布了6月月报,需求展望存在分歧。国际能源署在月报中将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下调10万桶/日,至96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在月报中将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上调18万桶/日,至110万桶/日。欧佩克维持2024年和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分别为225万桶/日和185万桶/日不变。不过,欧佩克将2024年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估值下调5万桶/日,至1.0351亿桶/日,同时将2024年二季度的预测值上调5万桶/日,并预计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均值为230万桶/日。

从供应侧来看,截至6月7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环比增加10万桶/日,至1320万桶/日。5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2662.9万桶/日,环比增加2.9万桶/日,同比下降145.5万桶/日。实施减产的9个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总计2140.3万桶/日,环比增加5.1万桶/日,相比目标产量2127.5万桶/日,增加了12.8万桶/日。下半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或将放缓,“欧佩克+”仍有控产的可能性。即便“欧佩克+”增产,对全球供应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同时,由于美国石油钻机数量持续下降,未完井数量大幅降至历史低位,美国页岩油增产势头明显减弱。

此外,地缘政治局势和夏季飓风也是影响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巴以冲突仍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冲突也存在加剧的风险。乌克兰无人机不断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使俄罗斯石油稳定供应存在风险。气象方面,根据美国气象公司AccuWeather的预测,2024年,大西洋飓风季节将产生25个风暴,远超历史平均值(14个),预计将有多达4至6场风暴袭击美国,或将造成该地区油田和炼厂大面积关停,进而推高油价。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出于对11月总统大选的考虑,将从多方面抑制国际油价走高。美联储下调年内降息次数预期,美国利率处于高位,仍对油价有抑制。

综上所述,今年下半年,在全球政治、经济、金融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国际油价下有支撑、上有阻力,大概率将在当前价格水平区间震荡。高盛最新预计显示,由于夏季供应短缺的预期,布伦特原油将从目前水平小幅上涨,并在8月份达到86美元/桶的高点。


原标题:中能财经 | 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再生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