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新能源战役中国不能再自毁长城

2013-12-05 11:19来源:中国青年报关键词:新能源车插电混动技术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新能源车领域有几件大事值得关注。一是丰田常熟研发中心竣工,丰田混动车型及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将在3年内国产;二是本田宣布将在三年内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国产;三是大众表示将在国内大力推广插电混动技术,2015年实现关键组件国产。日产、宝马、通用等跨国品牌也宣布了新能源车推广计划。

以前,受制于产品少、价格高、配套设施不全、性能不如人意等原因,新能源车推广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一次跨国公司动了真格,预计国产后新能源车的技术将更先进,序列更丰富,价格更亲民,对配套设施的依赖性更低,不再是“买不起、用不了”的花瓶。

跨国品牌得到的支持也十分壮观。大众、丰田、本田、宝马等小伙伴们都表达了将大力推广本品牌新能源车的规划或意向。这只是冰山一角,小伙伴背后的政府资源更代表了强大的能量,宝马电动车能在北京拿到临时牌照做实验,比亚迪电动车却进不了北京销售,就显示出跨国品牌非凡的政府关系。此外,由于地方政府热衷于上马汽车项目,跨国品牌每一处投资设厂都意味着其新能源产品拿到了当地政府的通行证。众多利好因素汇集,一个新能源车的普及大潮正在涌来。

由于蔓延全国的雾霾和连年攀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跨国品牌推广新能源车是件大好事。减少能耗、降低排放,让天更蓝、水更清是世界潮流,有能力为节能环保做出贡献的品牌都值得肯定。对跨国品牌而言,新能源车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中国过去十几年的井喷增长振兴了全球汽车行业,政府推动的新能源车大潮或将重启新的黄金十年。

相比较而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产品阵容和支持资源略显薄弱。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积累多年,技术优势不亚于特斯拉和其他跨国品牌,但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资源明显不如跨国品牌,由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其电动车可以在全球市场畅行无阻,却无法进入国内多数城市销售;长安研发的混动车2009年就可批量生产,但限于缺乏政策支持,一直呆在实验室里少量生产。在自主品牌中,上汽乘用车的资金、品牌和技术实力最雄厚,但在强大的“跨国品牌加国企联盟”面前,也显得瘦弱了点。

需要清醒的是,尽管跨国品牌有众多合资伙伴抬轿、政府资源帮衬,但它们的战略异常清晰和一致:在本国研发核心技术和设计,拿到国内搭配、生产不同的车型。其在国内设立的研发中心更多是为了产品的本地化匹配,而不是根本性研发。合资伙伴的支持再多,热情再高,也不过是别人的外围帮手,最多是利润的分享者,不可能成为核心技术生产者和品牌拥有者。

一场针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围猎已经开始。可以预见,面对强大的对手,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自主品牌难免会败下阵来。奉行“市场换技术”的三十年里,中国拱手送出了市场,却未能获得核心技术,只获得了一点分红、部分人才和管理经验。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壮大的最后一次机会,自主新能源车是壮大中国汽车的脊梁。如果这场战役依然重复过去的老路,那是怪跨国公司太狡猾,还是怪我们自己不长记性?

如果说合资伙伴推广跨国品牌是“两军交战、各为其主”的话,政策管理者们是否该时刻提醒自己,莫要重蹈“市场换技术”的老路?毕竟最后一次机会,我们不能再自毁长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车查看更多>插电混动技术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