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三选一抓”推动能源重大装备国产化产业化

2013-12-05 17:2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能源装备装备国产化张国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能源装备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和自主化水平明显提升,为我国能源产业由大转强、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面临传统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在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能源重大装备国产化产业化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如是说。

能源装备制造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产业化,对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中国能源装备总体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此前在“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暨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全球化发展论坛”上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能源装备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重大能源装备国产化大步迈进,百万千瓦核电、重型燃气轮机、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压缩机、大型LNG、大型空分、高端阀门等关键设备实现国产“首台套”突破,重大能源装备自主化水平稳步提升,国产化率显著提高。在发电领域,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70万千瓦水电机组等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常规岛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5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看来,我国能源装备行业的市场容量在扩大,技术突破取得很大进步,给经济所带来的拉动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现在,我国能源装备行业已经可以覆盖整个能源建设层面。不存在比较大的死角和漏洞,而且我国能源装备行业取得成就所用的时间较短,相比于国外一些国家,我国能源装备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发展。

从装备制造业来说,发展初期我国从制造技术、制造工艺以及实验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在新产品的产值或者产量方面大幅增加。发电、输电设备等主要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的水平。一方面表现在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出口产品的项目和技术及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表现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和资源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骨干企业发展较快,综合竞争实力增强。上海电气等作为我国发电制造企业的中坚力量,已经跻身为国际发电设备制造强势企业。

新形势下问题依然严峻

“我国能源装备产业在一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还有一些关键设备需要进口。能源装备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同时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只有这样,中国能源装备才能够领先、才能走向全球。”张国宝说。

创新是装备制造永恒的话题。“如果不能掌握核心的装备制造,那么再前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只能停留于普通加工业。”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深有体会地说,无论是互联网领域还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背后的支撑和推动,没有先进技术,必然受制于人,装备制造业的强大,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装备查看更多>装备国产化查看更多>张国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