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能源装备取道“标准”方可强

2013-12-11 11:05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清关键词:能源装备能源行业机械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标准”是技术积累、技术优化和技术应用的集中体现,是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之一。标准化的基本功能就是总结科技研发创新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规范化、普及化。

11月26日,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组织编制的《装备工业“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下称《方案》)通过验收。《方案》是由装备工业司组织相关标准技术支撑机构历时半年编写完成,共包含装备工业总报告及机械(含制药装备)、汽车、航空、船舶等4个行业、17个领域子报告。根据方案规划,在“十二五”后三年,我国装备工业需制定新标准11000余项,修订标准6000余项,若能按照方案执行,预计到2015年装备工业标准数可达32000余项。

工信部知情人士称,方案对机械工业领域国际标准转化情况和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进行摸底调查,同时结合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建立了完善的机械工业技术标准体系,为在机械工业技术标准体系下成套地制定标准提供指导。

标准制定修订

需明确重点和方向

早在国家能源局成立之初,即着手能源行业标准化工作,在印发的《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明确对能源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试验和维护等要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对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制定了实施细则。此后,国家能源局陆续成立了若干能源装备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且实时发布经批准或废止的行业标准目录。

“积极开展标准计划项目执行工作,加大标准修订工作的力度,加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步伐,这还仅是做好制造业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基础”,熟悉机械行业的专家说,“标准化工作要服务于制造业振兴和发展,积极推进制造业深化改革,标准化工作必须找准方向,清楚定位,明确任务”。

“一方面要瞄准国际市场,积极主动尽早介入,实质参与与能源装备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制修订,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力争把我国的自主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另一方面要找准领域,注重建立重大项目配套标准制定机制,在大型水电和清洁高效火电、大型核电、特高压输变电和智能电网、大型煤炭开发、大型油气田和非常规油气开发、大型炼油和煤炭深加工、大型输油和输气管道、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实现标准制定工作的突破;同时,也要提升含有自主创新技术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标准的比例,增加工业设备能效标准、污水资源化标准、节约材料标准比重。”上述专家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装备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机械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