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起底“中航系”:旗下26家上市公司 市值高达2000亿

2013-12-13 11:55来源:时代周报关键词:燃气轮机中航工业中航锂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规划整体上市借壳重组频发

2008年提出整体上市的目标后,“中航系”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迅速提上日程。2009年被称作中航工业的资本运作元年,当年启动资本运作的公司即有ST昌河、力源液压、贵航股份、ST宇航、东安黑豹、中航三鑫、中航地产等。

在“中航系”20家上市公司中,不少都系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包括航空动力、中航动控、中航投资等。

2008年8月,吉林上市公司S吉生化进行资产重组,以定向增发等形式,向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与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务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净值经评估后为17.426亿元,包括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S吉生化随后更名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动力由此实现借壳上市,这也是航空发动机企业首次登陆A股市场。航空发动机号称航空工业的心脏,航空动力上市后,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目前,航空动力市值225亿元,在“中航系”2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位。

航空动力借壳成功后,“中航系”另一家公司中航动控也启动借壳。

中航动控的前身为南方摩托,由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发起成立,1997年6月上市,公司所在地为湖南株洲。2005后,公司更名为南方宇航(即ST宇航)。

2009年,ST宇航进行资产重组,中航工业以其持有的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相关的资产,与ST宇航的全部资产、负债进行置换,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核心子公司。2010年6月4日,ST宇航更名为中航动控,正式实现“系统内借壳”。虽然注册地仍在株洲,但目前公司在江苏无锡办公。

昌河股份的改制,亦在同时举行。2001年上市的昌河股份,原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后因业绩连续亏损,被ST处理。2009年,ST昌河进行资产重组,中航工业将旗下上航电器和兰航机电置入上市公司,并更名为中航机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中航电子总股本达17.59亿股,为“中航系”市值最大的公司。

2011年7月,中航工业重组S*ST北亚方案出炉,S*ST北亚将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航投资100%股权,标的资产评估值达66.48亿元。2012年2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中航投资实现借壳上市,成为中航工业悉心打造的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航投资直属于中航工业,中航工业持有其51.09%股权,这在“中航系”上市公司中十分罕见。

中航投资旗下现有中航证券、中航期货、中航信托、中航租赁、中航财务等公司,几乎拥有金融业的全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航工业的金融旗舰,中航投资参与了多次中航工业重大并购、重组,先后投资中航重机、中航黑豹、西飞集团、中航技公司、沈飞民用航空公司、成飞民用航空公司等,获得了丰厚回报。

此外,中航投资还参与了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如与成飞集成一起投资中航锂电,与中航重机一道投资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

注册地位于贵阳的中航重机,原名力源液压,1996年上市,是中国航空工业企业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股”。

2009年,公司经过增资重组,将中航工业旗下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燃机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航世新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子公司吸纳为成员单位,资产总额近50亿元。重组完成后,力源液压更名为中航重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轮机查看更多>中航工业查看更多>中航锂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