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监管层对煤价反应淡然意在顺应市场

2014-01-02 09:1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炭价格煤炭市场进口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2月17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将对“煤砖、煤球及类似用煤制固体燃料”执行0%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煤制焦炭及半焦炭不论是否成型”进口税率为0%;2014年将对“煤制焦炭及半焦炭不论是否成型”执行0%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

至此,部分业界人士翘首已久的进口煤管制问题有了阶段性答案——监管层尚无意向提升进口煤的关税门槛,结合正在讨论中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无定论,可以推测出监管层对于一直“冲击”国内煤炭行业的进口煤持续“暧昧”态度,而这也是恰恰顺应市场、减少行政干预的一个表现。

其实,早在5月份监管层考虑部分煤企呼声发布有关限制低质煤进口的第一版意见稿时,就遭到来自电力、学界及部分煤炭行业人士的齐声抵制。随后,煤炭行情加速探底,6月底至9月初港口动力煤价周跌幅由之前的3-4元/吨扩大到7-8元/吨,市场一度出现有价无市的景象。但这个过程中监管层一直没有透露任何调整对进口资源进行管控的态度,只是适时发文“提点”地方厘清不必要杂费,为煤企减负。

随着国内煤价下滑,进入9月后港口煤价与进口资源价格相当,甚至有外贸户进口资源出现倒挂,难以与国内煤炭竞争,至此,进口煤炭资源量结束了持续增长,在8、9、10月接连出现回落。而随着国庆节前后产地煤、港口煤价相继止跌反弹,并出现快速的拉涨,目前8-9月购入的国际资源到港后,已稳赚50-60元/吨甚至更多利润,这又让歇业良久的经营进口资源的贸易商“业务热情”高涨,纷纷“出海”抢购低价的国际资源。

眼下,华东部分港口再现卸煤船排队景象,而海关披露的数据也显示,11月我国进口煤炭量达到达2843万吨,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出现反弹。可见,监管层按兵不动意在凸显市场作用,且已收到预期效果。

目前,正在进行的业界瞩目的山西煤洽会不时传来捷报,中电投已与中煤能源及淮南矿业分别订立煤炭供应框架协议,晋煤化工煤也已确定长协合同,同煤正在进行中,神华集团订货会也在20日开始。整体看,煤电双方的长协合同已由起初的基价争议转为指数定价的框架协定。可见,发改委日前的应景文件略显“多余”,2014年度的煤电谈判已适应“定量议价“的形式,并未出现明显的“顶牛”态势。

另外,结合国务院最新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中,明确将国家规划矿区内新增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及以下煤炭开发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其余一般煤炭开发项目由地方政府核准。同时,下放年产20亿立方米一下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100万吨一下的煤制油项目核准权限。这也体现出监管层放宽地方政府能源项目审核权限,以实现地方理顺能源的产业结构、结合自身需求规划能源的消费层次,也“去行政、强市场”的直接体现。

种种迹象表明煤炭、电力为代表的能源行业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深入,并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中充分体现。而紧随其后的煤电一体化、能源产品资源税改、油气资源行业放宽管制等等多年进展缓慢的议题也将提速推进,建议实力企业应适时布局、积极引入发展新动力,不要错失了机遇。

(作者为安邦咨询能源研究员陈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价格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进口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