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干热岩发电亟待“破冰”

2014-01-03 10:03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地热发电清洁能源能源消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进有疑虑

据初步估算,我国干热岩在3000~10000米范围内的储热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按照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我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32.5亿吨标煤)的5300倍。

不过,有一点让专家们很是担忧:作为地热资源的一种,干热岩的开发是否会面临地热资源同样的困境。

在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非常迅速,但利用地热发电一直止步不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认为,缺乏相关方面的政策扶持是重要原因。作为清洁能源,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国家政策补贴,但地热开发没有。

今年年初,由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发布的《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对地热发电给予电价补贴。

对此,有专家表示,文件没有具体的条例保证,只是提了一句,和“空头文件”无异。

此外,在地热供暖和供水上,地热资源的开发也存在着利用层次低、浪费严重现象。

同时,由于尾水回灌技术的不成熟,供暖尾水大多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这是非常大的浪费,但采取新技术、进一步降低尾水温度,成本又很高。”王贵玲说。

多管齐下

干热岩的开发该如何破冰?在王贵玲看来,当务之急是明确我国干热岩资源的赋存特征与开采条件,弥补研究空白,而这正是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的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开展干热岩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则认为,干热岩的开发要选择一到两个试点作为有利靶区,建立研究基地,完成从研究到开发的过程,稳步推进其在发电方面的利用。

王贵玲也向记者强调了建立干热岩示范工程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对实现我国干热岩的全面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还认为,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数据的共享,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作用。

“仅有研究是不够的,还要建设地热资源开发队伍。”卢耀如多次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呼吁建立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相对应的数据库,且要涵盖全国各地地热资源的各种开发情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地热发电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