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能发电的优势与障碍

2014-01-14 15:57来源:果壳网关键词:核反应堆核电技术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开端?

也就是说,核能发电正越发受到科学界的关注——至少在冷战结束之后,这还是头一次。科学家正在研发使用新型反应堆,用替代冷却液来取代水——比如美国核能转换公司(Transatomic Power)的熔盐冷却反应堆,以及美国洁净能源应用技术开发公司(Hyperion Power)的液态铅铋反应堆。这类创新设计,吸引了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许多亿万富翁投资支持。核能转换公司甚至还在今年的美国能源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Energy ARPA-E)年度峰会上,赢得了能源投资人颁发的最高奖项。比尔-盖茨在去年的ARPA-E峰会上说:“在核能的智能应用方面,只要新设计能符合严格的标准,我们就应该允许大胆创新……核分裂产生的能量,比燃烧碳氢化合物多上数百万倍。我们真应该好好加以利用。”

但是ARPA–E自己却没有开发替代反应堆的打算,因为检验新型设计的花费太大,开发成品的时间周期也太长。现已加盟Google的ARPA–E前任署长阿伦-马宗达博士(Arun Majumdar)在今年稍早曾接受《科学美国人》采访,他提到:“我们在核能开发上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但我们后来意识到,就算我们在核工程上投资了3千万到4千万美元,我们也不能保证肯定有所成效……如果预算足够的话,我倒还愿意试一试。”

核能发电如果能获得更多资金用以开发新型设计,获得公共财政支持用以建设(比如推行某种清洁能源比例标准,以促使人们使用各种低碳能源,而不只限于可再生能源和碳税制度)。核能也许能让我们从三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提高能源效率),使用低碳能源,以及使用电能汽车(当然,它们使用的电能需要来自清洁能源,而不是煤炭燃烧)。正如萨克斯博士所说,“我们获得大量清洁电能的方法屈指可数”,比如地热、水能、核能、太阳能和风能。“世界各地的条件不同,除煤炭外能够选择的能源也不一样。”

只要中、美等国仍需大电网供电,我们就离不开原子核反应、煤炭或燃气,因为它们与可再生能源不同,随时都能供电。但现在的国际趋势是减少核能应用,而增加天然气的比例——正如德国“Energiewende”(能源转移)计划打算做的那样。该计划试图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但同时也要关闭该国现役的17座核反应堆。经济学家莱纳˙巴克(Rainer Baake)曾是一名德国政客。他现在是能源转移智囊团“Agora Energiewende”的领军人物。他介绍说,德国其实希望研发出某种技术,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多余电能以燃气的形式储存起来,留待日后燃烧发电——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到燃气”项目。而核能应用倒退还会带来更糟糕的影响,那就是它将导致更多火电厂的出现,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核电站建设期结束之后发生的那样。

汉森等人为此振臂疾呼,核能这种蕴藏丰富的清洁能源,能够在这个人口膨胀的时代消除贫穷,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核能发电,是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少数清洁能源技术之一,而且它还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空间。天然气虽然可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但其实也不过是绕了点路,仍无法阻止我们走向灾难。我们唯有立即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才能阻止灾难发生。

但要利用核能,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就算我们只依赖于现在已经掌握的核能技术,我们也至少需要几十年来设计、注册和建设核电站——更别提开发新技术了。也就是说,新的核能技术也许不能在短期内有力地阻止气候变化,我们暂时只能依赖于已有的核反应技术——但现在就连这些已知技术,也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很好的应用。

正因为核能发电产业的衰退,美国核电站虽然坚持“兆吨换兆瓦”计划20年,但也没能消除核武器的威胁。虽然俄、美两国都已做出最大努力,将核武器用于发电,但俄罗斯依然保有约计8500个核弹头,美国则有大约7700个。而现在,核能发电又和气候变化问题撞到了一起。正如汉森在他那篇分析文章后面补充的那样,“环保人士必须了解,他们一味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强制推行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的政策,但这只能继续巩固化石燃料作为发电基本能源的地位,使其他虽不可再生,但蕴藏丰富的清洁能源失去立足之地。比如核能,就将被毫无道理地排除在可利用能源之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反应堆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