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困局调查

2014-01-21 09:27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胡学萃关键词:水电开发水电工程鱼类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长渔委办公室的统计,长江沿岸至今还有约15万渔民。曹文宣告诉记者,长江里不乏不法分子非法捕捞,“一个电拖网,摆个迷魂阵,江豚钻到网里出不来,皮肤都撕破了。”据他透露,以长江江豚为例,2006年调查的数据是1800头,到2012年只剩下1040头。“6年的时间下降了760头,照这个速度下去很快就灭绝了。”此外,由于长江航道船只来往频繁,关于中华鲟、江豚和白鳍豚被轮船螺旋桨打死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

曹文宣认为,渔业资源遭遇破坏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长江沿岸的挖沙船作业,严重破坏了底栖生物的栖息地。“洞庭湖、鄱阳湖都有,这些浅水湖泊对水质净化有好处。水质不能净化、过滤,藻类就不能生长,许多依赖这些藻类生存的鱼就找不到食物。”

WWF向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长江水生物种资源面临的威胁包括: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江湖阻隔与围垦导致的栖息地消失或者退化、外来种入侵等。“对鱼类来说,至少有3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导致其加速衰亡。第一,50-60年代的大围垦导致大量鱼类栖息地的消失;第二,近20-30年来严重的非法、过度捕捞;第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WWF上海办公室主任任文伟说。

作为2013年科考的组织者之一,长渔委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考察是以水电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但水电只能作为影响鱼类资源衰退的一个因素。“长江的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上中下游都是很糟糕的。影响因素除了水电工程,还有改革开放后的过度开发、沿江的工农业污染、过度捕捞、挖沙、围垦等人类活动。”但赵依民认为,在宜昌以上江段,水电的影响排在第一位。“尤其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嘉陵江、岷江、乌江等支流都修满了水电站,洄游鱼类的洄游、索饵、繁殖渠道都被阻隔了。”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陈毅锋认为,水电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在不同江段、不同种类之间都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源头主要是放生太多、外来物种入侵,兴建电站的破坏略少;上游金沙江段电站建设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下游过度捕捞的影响比较大。”

赵依民则担心,如果按照2013年国务院国函【2012】220号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全部实施,金沙江修建25+2级水电站(金沙江干流25级,攀枝花市金沙、银江2级),修建大坝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长江干流的水电情况还好一些,很多支流都是地方在干,国家的手根本伸不到那里。再加上很多基础研究还不够、繁殖手段不具备、加上综合叠加影响,修大坝可能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峡大坝修完了还有溪洛渡向家坝,可能遇到一块石头我们绕过去了,下一块石头又绕过去了,再遇到一个更大的石头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鱼类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