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困局调查

2014-01-21 09:27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胡学萃关键词:水电开发水电工程鱼类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似乎是一个关乎人与鱼的沉重命题。人类发展需要能源支撑,放眼世界,水电开发作为能源解决方式的一种,为人类文明进程贡献巨大。然而,鱼类资源的衰退真的全是水电开发的错吗?这些年,眼见那些水中生灵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人类才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过分了?提出问题固然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王道。敬请关注本期——《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困局调查》。

每次说到长江里的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文中简称“长江水产所”)副所长陈大庆总是会拿美国密西西比河来对比。他清楚地记得2006年,他坐快艇行进在密西西比河上,河里的鱼追着他们跑,“有鱼跳到船上来”。接着说长江,只听他长叹一口气:“别说鱼跳到船上来,就是一个渔民拿渔网辛苦一整天,可能也就20斤鱼左右,这还算是好的。”

据他的研究,在过去的40年中,长江每年的捕捞量从50万吨下降到了不足10万吨,“4/5没有了。”

2013年6月,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文中简称“长渔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文中简称“WWF”)组织了长江上游科学考察。随后,双方联合发布了《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文中简称《报告》)。

《报告》称:“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金沙江干流鱼类资源濒临崩溃,特别是金沙江流域大规模地建设水电项目,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长江特有物种消失。”

因该《报告》将板子打在了水电工程身上,一时间,一场关于水电建设会否直接导致鱼类资源灭绝的论战在网络上展开,论战双方各执己见,广大网友更是不明就里。

记者调查发现,影响鱼类资源灭绝的因素并非水电一家。针对鱼类保护,如今的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由于起步晚、基础科研工作不够扎实、管理不到位、意见分歧等原因,离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

最后一根稻草?

“将资源破坏都怪罪到水电站头上说不过去。”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曹文宣院士多年来为长江鱼类奔走呼吁,在亲眼目睹长江沿岸渔民窘迫的生存现状的同时,也对长江渔业资源的濒临枯竭深感痛心。“过度捕捞肯定是一方面。”他向记者透露,由于2003年柴油涨价,渔民捕捞成本提高,故向中石化申请了每年5000-6000元不等的柴油补贴。“很多渔民都是冲着这个钱去的,廉价的渔船,祖孙三代都在船上,小孩漂在水上没法读书,再就是血吸虫泛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鱼类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