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水资源挑战有多大

2014-01-28 10:25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罗靖关键词:水资源页岩气页岩气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物流短板

物流是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大问题,这不仅仅指运送钻井设备,还包括了运送生产用水。美国的页岩气矿区多分布于中央大平原,矿区地势平坦,运水方便。美国企业在生产中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回收压裂液;地下水;购买市政用水。在运输方法上采用的是临时输水管道和卡车运输。而中国的页岩矿区地貌多为山区和交通不便的盆地,客观上导致运水难度加大和成本上升。

页岩气生产用水量阶段性波动很大的特点对物流团队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是如何在用水高峰,克服运输困难将大量的水通过卡车运送到交通不便的矿区。如果要完成2万口生产井的压裂用水的运输任务,中国需要大约2000万车次的运输能力;其次,如何在矿区用水淡季,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消化运输团队过剩的运量。

监管缺失

防止页岩气生产过程中的水污染也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议题。很多欧洲国家民众抵制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原因就是出于对水污染的担忧。目前中国尚无针对页岩油气生产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规也偏向于监督传统的油气生产,而仅有的政策文件无法对页岩气的生产进行有效监管。

美国方面的研究发现,虽然水力压裂作业后留在页岩层的压裂液不会对地下水层造成污染,但是压裂过程中的回流液可能会污染地表水。另外在钻井施工中的不当操作也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大学的研究显示,水力压裂法产生的回流液中包含了高浓度的矿物盐、重金属、压裂液中的添加药剂和来自地层深处的放射性物质,如钡和镭。由于含盐量过高,美国业界将其称为“盐水”。

目前美国使用的是州和联邦的两级管理体系。联邦政府的法规覆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对空气和水的质量,危险物的管理,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物的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州政府则根据本地的情况对页岩气的生产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井管深度、压裂液成分、蓄水、废水和废弃物管理、以及地震监测。正是这样的两级管理体制迫使美国企业将7%的生产成本运用到对污染风险的控制上。

即便如此,美国政府和独立机构对页岩气水资源管理的研究并没有止步。奥巴马政府正在推动环保署制定管理水力压裂活动的专项法规,试图将联邦领地上的水力压裂活动彻底纳入联邦法规的管理体系中。

美国官方通过对页岩气生产过程的评估认为,只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对压裂液的使用和回收进行妥善的管理,水污染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但是相比于监管体系健全的美国,中国尚处无专门法规可依的状态。

除去技术和资金,水资源管理可能是中国页岩气开发中最大的核心问题。有效地获得足够的水资源事关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大局。中美之间的页岩气开发交流不能仅限于开采技术层面,而应当进一步深入到管理领域。对于已经将页岩气开发提上日程的中国来说,充分吸收美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的管理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和行业标准才是当务之急。

(作者为易贸研究中心研究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资源查看更多>页岩气查看更多>页岩气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