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西屋公司AP1000缘何在核电市场中衰败

2014-02-27 16:27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温鸿钧关键词:西屋公司AP1000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西屋公司颓势的原因分析

4.1直接原因

(1)AP1000成了世界上造价最高的机型,太贵了,买不起。

西屋公司在推销AP1000时说,由于采用非能动安全和简化的设计理念,节省了大量的泵、阀、管道、电缆等,造价最低,经济性最好。但现实是变成了造价最高、最昂贵的机型。比法国的EPR还贵。

美国新建的Vogtle项目,两台AP1000,总造价140亿美元,比投资高达6360美元/千瓦。超支15亿美元,政府贷款担保的担保费近10亿美元。另外反应堆安全保护壳设计变更,结构模块设计变更关键路经延迟赔偿金,共增约34亿美元,总投资将增加到174亿美元,比投资上涨到7273美元/千瓦,是我国在建二代改进机组的3.5倍。据英国卫报2012年7月报导: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英国能源部进行高级别会谈,涉及总费用350亿英镑,在英国建设5台AP1000机组,折算比投资高达约1万美元/千瓦,是我国二代改进机型造价的5倍。

高昂的价格,使一般国家都买不起,承受不了,这是AP1000市场竞争中失败和不受欢迎的最直接的原因。

(2)人们对AP1000的成熟性、安全性,疑虑尚未消除

西屋电气宣传AP1000,完全采用成熟技术,是安全性最好最先进的机型。但尚未有一台建成,未经首堆工程整体验证。

2011年底至2012年初,取得了4证,是通过程序性工作取得的,并不是实际安全技术问题的解决。美国NRC颁发AP1000(19版)设计认证证书是降低门槛,把有关问题推迟审批。许可证的颁发,是通过分设32亇许可证修改,在建设过程中逐步释放。英国核监管机构颁发临时验收证书,还遗留51个问题没有通过。应在施工前排除的安全隐患,并未完全排除,难于起到消除疑虑的作用。

由完全非能动引出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未经试验验证,考验时间不够,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让人们对其安全性、成熟性产生疑虑。如屏蔽泵考验时间太短,暴破阀英国核安全机构认为在反应堆上不能使用,要找替代办法。这些疑虑,要靠事实证明才能消除,靠西屋电气的解释是没有用的。

(3)今不如昔的西屋电气名声与信誉

西屋电气在推销AP1000宣传中说的那些“最”,在后来的实践中都兑现不了。造价最低、经济性最好,变成了世界最昂贵;非能动安全说成是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但现在看来,非能动和能动优化结合更胜一筹。在招标竞争中,招标方开始被那些“最”所打动,到后来发现情况不符,“最”的谎言被揭穿,最后被出局。有媒体评说:“‘空头支票’的技术是没有前途的”,这有一定道理。

(4)综合竞争力差。由于当前世界主流机型造价太高,核电建设国无力承担,缺乏资金、核燃料供应能力,是当前世界核电市场竞争的特点。要求核电站供应商帮助解决,资金筹措,核燃料供应,技术,人才等一系列问题。西屋公司仅仅是个核电站供应商,资金筹措能力差,往往要靠母公司或出售其股份解决,也难于调动利用国家其他资源,解决建设国建造核电的其他困难,综合竞争力差,难于同俄罗斯、法国相比拟。

4.2深层因素

(1)西屋电气的被收养体制,营养不良。

西屋电气开发销售新机型AP600、AP1000的20年,被外商两次收养。正当新机型研发、验证、示范需要母公司给予大力支助时,缺少支助,进展缓慢,深度不够,安全技术攻关迟迟得不到解决,延迟了监管机构审批发证。上世纪AP600,落后于GE的ABWR、ABB-CE的System80+,没有找到买家,投入资金不能回收。本世纪,研发AP1000的试验验证,要更多的资金,母公司BNFL气冷堆退役,自顾不暇,推迟中国三门工程上做,影响设计审查发证。西屋电气的“双重国籍”,受管理和心理影的同,两边都靠不上,就难于解决。

(2)公司理念,存在缺陷。从西屋电气自身上找原因,公司理念过于固执,背上了过去辉煌业绩的包袱,封闭于过去辉煌时期形成的公司理念,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太理想了,希望搞出亇独特的“先进”设计,一步到位,称霸世界。在上世纪末,独出心裁,搞革新型,把非能动安全这亇好的设计思想绝对化,完全排斥能动安全,搞完全非能动,片面追求“先进”,牺牲经济性,给新机型带来一批新的安全技术问题(非能动余热排出能力等)和高难技术设备(屏蔽泵、暴破阀等),迟缓研发进程,增加工程投资。

4.3母公司东芝直接出手,恐也难于挽回

最近母公司东芝直接出手,为西屋公司的AP1000开拓市场,是个新动向。

西屋公司市最近的亮点,在英国收购NuGen60%股份取得控股权;保加利亚项目上取得单独谈判权,都是母公司东芝直接出手的结果。但是日本东芝的实力也是有限的,一遇到资金问题时,就想出售西屋股份。核燃料供应问题,恐怕东芝也难于解决。更解决不了西屋公司AP1000基本设计思想造成的高造价和技术难关。东芝出手,可使问题稍有缓解,但颓势局面恐难于挽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