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数据正文

外电入鲁解山东能源困局

2014-03-12 09:42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姚海棠关键词:外电入鲁特高压电能替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进一步解困需借助特高压

充足的“外电”,不仅降低了能源生产领域的污染物排放,还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

“目前,山东每九盏电灯中,就有一盏灯是外电点亮的。在省外来电的有力支持下,自2011年起,我省未发生一次拉闸限电。” 山东省电力公司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限制火电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购买省外电力,是破除能源与环境枷锁的一把金钥匙。”

据预测,2015年山东省全社会最大负荷将达到8300万千瓦,在没有新增省外来电的条件下,届时全省供电缺口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同时,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后5年山东省需削减煤炭消耗2000万吨,电力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而今,强大的省外来电填补了这一供需缺口。

春节刚过,山东潍柴集团的各条流水线就已开足马力,向着“年产72.4万台发动机,增幅11%”的目标迈进。

“实现这个目标,信心源于市场,底气却来于充足的供电。”潍柴能源保障负责人郑健康说,“倒退6年,这种目标想都不敢想。”

“尤其在夏天用电高峰的时候,为保证居民生活用电,工厂三天两头接到拉闸限电的命令。” 郑健康强调,“当时,受全省经济高速增长和电煤成本上涨双重因素影响,山东发生了严重‘电荒’,供电缺口占全省需求的三分之一。”

这次危机一度让山东陷入了深深的能源困局。当决策者们正为此挠头的时候,能源输送上的一次技术革新,顿时让这场困局峰回路转。也就是因为这次革新,让“外电入鲁”这种能源的千里“大挪移”由传说变成现实。

“750万千瓦外电相当于2013年全社会用电负荷的十分之一,可以满足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的用电需求。”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部负责人给出了形象的解释。

“也正是从2011年开始,尽管我们的厂区不断扩大、用电量持续增长,但接到的限电通知却越来越少,电能质量越来越好。”郑健康对此深有感触。

据了解,2011年以来,面对全省用电量年均9.7%的强劲增长,在省外来电的有力支持下,山东未发生一次拉闸限电,连续三年保持了电力总体平衡,每年拉动山东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

“如果说前几年对于特高压是否入鲁还存在技术争论,那么当前的大气污染和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特高压入鲁刻不容缓。”在山东省电力公司负责人李同智看来,推进特高压入鲁已成为解决山东省环境、能源危机的唯一治本之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外电入鲁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