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从中国文化看能源未来

2014-03-12 09:56来源:中国能源报 查正发关键词:新能源煤炭行业天然气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些日子,托尼˙布莱尔先生曾这样说过:“如果你不了解中国,那你就不可能了解世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不仅布莱尔先生感兴趣,我们中国人,也需要去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研究中国文化,需要发展中国文化。今天,不管是拿西方文明看中国,还是从中国文化去看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关系都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宝贵的一面。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在满足自身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最离不开的还是对能源的追求。中国从上古时代到十九世纪末,因生产方式的不同,沿袭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观,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是基于土生土长的、就地取材的朴素原则。中国有许多成语和俗语典故,都是与能源有关的,像“钻木取火”、“薪火相传”、“众人拾柴火焰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这一时期,人们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上都是顺其自然的,对能源的态度基本上是各取所需。

历史车轮进入二十世纪,由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和进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增速,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由地面转向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从地下大量被开采出来,中国的能源文化也随之改变。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在能源的使用上以大型公用事业的“国家电网”为龙头,带动“中国高铁”、“中国电讯”、“中国燃气”,包括农业现代化等等,把能源的使用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像今天我们讨论的“节能减排”、“气候变暖”和“生态文明”这些主题,在能源与文化的发展中,都被赋予这一时代鲜明的特殊含义。

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能源者知未来。人们很清醒地认识到,对化石能源的青睐和执着是靠不住的。凭借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最终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破解未来能源之所需,以太阳能为主力的新能源的发展将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与新能源之路将做好历史性对接。中国未来的能源文化将以和谐的普遍性的原则被人们予以全新的诠释。

“丝绸之路经济带”,带给人们的将是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天运当以日光明”,面对太阳,地球最终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新能源互联网。这张网必将承载着科学家的梦想,承载着企业家的精神,承载着诗人的情怀,这张电力互联网终将拥有巨大的能量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未来能源文化的发展,值得大家至诚的期待!

(作者系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天然气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