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吴新雄:我国常规地热资源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

2014-03-14 09:02来源:国家能源局关键词:地热发电地热能能源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认真总结河北雄县等地经验,明确地热能开发利用原则

(一)坚持科学、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原则。

一要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加强全过程管理,建立资源勘查与评价、项目开发与评估、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提高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科学性。二要严格地热能利用环境监管,坚持“只取热、不取水”,坚持“抽取、回灌同步落实”,保障地热能的清洁开发、永续利用。三要积极探索适合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投资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政企合作、市场推动、良性发展的原则。

一要加强政府引导,科学编制全国和地区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明确开发利用布局,建立有利于地热能发展的政策框架,引导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二要加强政企合作,推动区块整体、高效、可持续开发,实现合作共赢。三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地热能开发,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新格局,切实提高地热能利用的市场竞争力。

(三)坚持着眼全局、因地制宜、有序发展的原则。

一要着眼全局,将地热能开发利用置于能源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战略大局中去衡量、去谋划、去推进,与能源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衔接,与“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相结合,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做好地热能开发利用。二要根据地热能资源特点和当地用能需要,因地制宜开展浅层地热能、中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三要结合各地地热资源特性及各类地热能利用技术特点,有序开展地热能发电、地热能供暖,以及地热能发电、供暖与制冷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鼓励地热能与其它化石能源的联合开发利用,提高地热能开发利用效率和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比例。

三、科学规划,准确把握,积极有序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

按照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到2015年,要基本查清全国地热能资源情况和分布特点,建立国家地热能资源数据和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形成地热能资源评价、开发利用技术、关键设备制造、产业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地热能开发利用量要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形成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体系。为实现这些目标,近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开展地热能资源详查与评价。详查评价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基础。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国土资源部、地方政府及有关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开展全国地热能资源详查和评价,规范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方法,提高资源勘查精准程度,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完成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资源的普查勘探和资源评价工作,摸清地热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和可开发利用潜力,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做好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科学规划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前提。国家能源局要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委托国家地热能中心牵头,研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总体规划,明确地热能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会同国土、住建等部门制定本地区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地热能资源丰富的重点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编制区域专项规划,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三)加快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结合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分布特点和当地用能需求,加快推广“雄县模式”,加快供能方式改造。重点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热资源条件好的省份,创建以地热供暖为主的“无烟城”。重点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和东部油田,规划国家级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重点以新能源城市、绿色能源县为依托,在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创建地热能利用综合示范小区。重点在青藏铁路沿线、西藏、云南及四川西部等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地区,抓紧开展地热发电项目前期工作。重点跟踪国际增强型地热发电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开展增强型地热发电示范项目场址选择和前期勘探工作。

(四)积极推广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推进浅层地热能的规模化应用,力争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鼓励在城镇新建建筑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同步推广应用热泵系统;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优先采用热泵系统;鼓励既有燃煤、燃油锅炉供热等传统能源系统,改用热泵系统或与热泵系统复合应用;鼓励资源条件适宜地区,优先发展再生水源热泵,积极发展地源热泵,适度发展地下水水源热泵,提高热泵系统在城市供暖和制冷中的普及率。

(五)建立健全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地热能资源评价、保温及换热、防腐防垢、高性能管网材料、尾水回灌及地热发电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立健全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项目开发与评估、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加强地热能资源信息和地热项目开发信息管理,提高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加强相关设备的检测和认证,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地热能利用的国际合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地热发电查看更多>地热能查看更多>能源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