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市场正文

通信互联网巨头纷纷卷入监听门:华为躺着中枪

2014-03-24 15:32来源:OFweek通信网关键词:华为服务器通信互联网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高科技企业早已卷入其中

事实上,此类监控事件并不是首次发生,何止是华为这样的普通企业,根据斯诺登的爆料,美国的监听之网已经笼罩了从国家元首到普通民众的各个阶层和方面。

除此之外,美国众多的科技企业也都被卷入其中,媒体报道称,NSA通过综合运用胁迫、秘密监控和法律手段,已经将美国的互联网和电信企业转变为搜集情报的伙伴,在其设施中增加过滤器,向它们传达法院的命令,在软件中建造后门,并获取用于破解其加密信息的密钥。

比如针对苹果公司的iPhone,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智能手机上市初期曾编制一种软件,针对“苹果”手机,用以收集各种用户信息。在德国汉堡市举行的第30届混沌通信大会期间,电脑安全独立研究人员雅各布阿佩尔鲍姆公开了多份美国国家安全局文件,披露这一美国情报机构编制恶意软件,名为“遗失吉普”(DropoutJeep)。文件编写日期为2008年10月1日,即苹果iPhone等智能手机上市初期。

又比如三星、思科,华为,戴尔,希捷:美国国家安全局内部的黑客组织—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在全球信息技术企业制造的电脑、硬盘驱动器和通讯装备路由器等设备上设置了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间谍软件。美国国家安全局在三星、Cisco、华为和戴尔等电脑与通信设备企业的产品里也植入了“后门”(个人情报窃取程序),将其用来窃听与监听。

显然,美国国家安全局已入侵太多的高科技公司,监听无数各国政要,华为在被监听范围内也并不奇怪,,关键是中国国家和企业都需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荒谬的是,之前美国一直声称华为是网络安全威胁,却从未拿出任何实际证据,这次斯诺登的爆料,却印证了美国正在全世界制作网络安全威胁,并最终影响了本国企业的发展。退一步来说,即使这些公司的确对NSA的监控活动毫不知情,那么事情发展到如今,他们也无法逃脱“背黑锅”的命运。

扼杀了通信和互联网分享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开放和分享,网络的开放不但促进了信息流动和分享,带来更多创新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促进了全球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们公平地获得发展机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美国NSA的监控行为,却是对普通人互联网自由的破坏和颠覆。微软、雅虎、Google、Facebook、PalTalk、AOL、Skype、YouTube苹果以及云存储服务商Dropbox等公司被实施PRISM(棱镜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接入了这九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获取和追踪用户的语音和视频聊天、照片、电子邮件、文档和网络连接日志信息。

但是,全球网络空间的平稳发展不允许整个网络空间成为任何单一国家彻底掌控的外交政策工具。如果把互联网搞成政治工具,往威权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受伤的是从互联网获取便利的普通民众。如果因为美国谋求网络霸权的野心,而让全世界的普通民众为美国买单,代价未免太大。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单凭一个NSA已经搅得天翻地覆,维护网络安全却绝非一国之力可以完成。无论是默克尔提出的数字欧洲,还是巴西政府要求使用本国生产的通讯设备,已经连接在一起的世界绝不可能因为地理或设备上的隔断就杜绝网络安全的威胁。国际社会需要团结起来,对美国监听全世界的行为进行谴责,并共同对网络安全制定规则,从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规范网络运行,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公民,只有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才有可能抵抗互联网世界的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为服务器查看更多>通信互联网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