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月2日,来自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向河南送来新疆清洁电能近16亿千瓦时。
哈郑工程黄河大跨越N4号塔横担吊装。 彭怀胜 摄
哈郑特高压工程投运,河南收获了一份“能源大礼”。而早在2011年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投运时,河南就实现了特高压“零的突破”,成为我国受惠特高压工程最早的省份之一。目前,河南已经建成中西部首个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这些特高压工程将大量清洁能源从省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大地,为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外电入豫”保安全
在“四个河南”建设中,一亿中原人民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全面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科学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保障,但形势严峻:河南能源以煤为主,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80%以上。
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保障河南能源安全,是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河南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结构看,加快‘外电入豫’工程建设,通过特高压电网纳入外部电力是非常必要的。”
“河南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4%,但产量近30年保持全国前列,过度开采导致了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产能后劲不足。‘十一五’以来,河南煤炭已由净输出省转为净调入省,能源自给率由2010年的87%快速下降至2013年的52%。”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解释说,“目前,河南除煤炭资源紧张外,水资源也基本开发殆尽,核电建设短期很难突破,可再生能源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补充能源。在这种情况下,亟待外部能源输入来缓解压力。”王永苏认为,建设特高压工程是实现破解河南能源安全困局的必然选择。
2011年,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投运,河南开始用上来自山西的电能,尝到了甜头。然而,全省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对外来电力需求进一步加大。
“现在好了,哈郑特高压工程投运,每年最多可向河南输送电量450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南去年用电量的15%,可较大程度缓解电能紧张和比重失衡状况!”国网河南电力副总经理凌绍雄说。
“富强河南”增动力
1000多家企业入驻,500多亿资金入资,33万常住人口,26万多人就业……如今,415平方千米的郑州航空港区已初具规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
郑州航空港区是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是我国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点。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如果说航空港区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那么充足可靠的电能则为航空港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说。据悉,2010年,航空港区用电负荷只有3万千瓦,可到了2013年已迅速攀升到28万千瓦。
作为河南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郑州航空港区为发挥清洁高效发展的示范效应,实行区内禁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电力等清洁能源成为首选。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未来航空港区所需80%的电能依赖哈郑特高压工程输送,特高压工程对航空港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以前打工需要到广东、上海等沿海省份,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找到工作,挣得一点不比以前少。来自许昌的郑州富士康员工小董说,“我不仅工作在本地,消费也在本地,相信这将越来越有利于家乡的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记者从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在近日发布的《关于表彰2014~201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决定》显示,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是省电力公司在电网工程建设中首次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称号。哈郑工程线路全长221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建成的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
8月8日9时,新疆首条特高压疆电外送工程800千伏哈密南至郑州直流工程首次实现500万千瓦大负荷运行,日送电量达1亿千瓦时,占疆电外送日均电量的99%。在灿烂的晚霞中,负责运维哈郑直流的新疆电力人员巡线完毕,踏上归途。石怀平摄自2014年1月投运以来,哈郑直流一直是疆电外送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哈
8月10日,工作人员在疆电外送哈(密)郑(州)特高压输电工程天山换流站巡视。随着疆电外送电源项目的陆续建成投用,疆电外送哈(密)郑(州)特高压输电量也日渐增长,截至当日凌晨,今年已累计向河南输电量突破150亿度,达152.5亿度。哈(密)郑(州)特高压输电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目前世界输送容
7月28日至8月4日,2015年国家优质工程现场复查专家组奔赴北京、哈密、郑州等地,行程逾两千公里,对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行全面复查。专家组就工程建设合规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与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及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复查。国网直流公司、国网新疆
酷暑与严寒,都是最需要电力支撑的季节,如果这个时候出现线路等问题,将为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保障下一年度电力的正常运行,9月15日-9月28日,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对±800千伏中州换流站及±800千伏天中线河南段进行检修,这是该工程自2014年1月投运以来的首次停电检修。黄河大跨越标段N4号塔卡线作业9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中牟的塔基现场,工人们正在往相当于50层楼高的塔顶运送检修器材。“为了避让用电高峰,不让居民用电受到影响,特别选则在秋季进行全线检修。”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副经理
5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午10点,快步走在去自习室的路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李函深心情很愉快。得知全电力行业在京设立特高压奖学基金的消息后,他们专业的学生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特高压奖学基金将向17所高校的160名电力专业优秀本科生每人发放奖学金1万元。“虽然我还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没有学到特高压,但2008年年底通过媒体报道,我就知道了特高压,也知道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李函深边走边说,“特高压实现了‘中国制造’‘中国引领’,其中体现
2014年5月10-11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援疆办主任张春林一行,前往哈密调研哈密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实地查看了哈郑直流±800千伏换流站、配套外送电源、配套煤矿,以及哈密东南部风电项目推进情况,并听取了哈密地区发展改革委关于经济社会和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项目情况汇报。5月10日上午,张春林主任首先来到哈密地区发展改革委各科室看望了委里干部职工,询问了大家的学习、工作、生活有关情况,以及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建议,大家从自身业务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在听取哈密地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哈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建设情况》、《哈密
特高压对运煤影响1条特高压交流=70万辆重载卡车一条特高压直流=100万辆重载卡车特高压对环境影响河南省:特高压哈郑工程一项,每年可输电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运煤2300万吨,减排CO2 4000万吨,减排SO233万吨。江苏省:特高压锦苏工程一项,每年为江苏送去211亿千瓦时电力,相当于节约标煤695.64万吨,减排CO21947.8万吨,减排SO212.5万吨,减排NOX6.25万吨。湖北省: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工程一项,累计送电415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1800多万吨原煤,减排CO23527万吨、NOX2万吨、SO22万吨、粉尘41.5万吨。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步形成的“丝绸之路”概念,在全国两会期间以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表示,&l
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线路全长2210公里,工程投资233.9亿元,2014年建成投运,每年370亿千瓦时的电量输送到中原大地,该工程是继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通道,标志着“疆电外送”战略实施迈出了关键一步。哈郑工程输电能力将达800万千瓦,成为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实现疆电外送途经宁夏的重要通道,承
4月9日,新疆哈密市街心公园的迎春花在风中悄悄地探出了头,不知不觉间把整座城市带进了春天。同一时间,远在中原腹地的郑州市民在暖暖的春风中开始了一天新的生活。但忙碌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供应这座城市运转的部分电力,竟然来自遥远的新疆哈密。自从1月27日新疆首条“疆电外送”特高压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投运以来,新疆已经向郑州输电20.6亿千瓦时,让中原大地步入了发展的春天。特高压开启“疆电外送”直通车1月27日,新疆首条“疆电外送”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使用传统硬质绝缘棒有诸多不便。为此,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软质吊带。它更便于运输、使用和保管,有助于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棒主要用于支撑或悬挂设备。但在特高压线路上,由于被支撑或被悬挂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更大,使
近日,山东曹州100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其中项目建设必要性指出,提高山东电网受电能力,满足鲁西南负荷发展需要。曹州特高压站主要供电范围为鲁西南济宁、菏泽地区,2023年负荷总量约13900MW。随着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持续发力,济宁、菏泽地区负荷将继续保持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2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电网相关内容。福建2024年“四纵三横”电网主干网架基本形成。广西2024年,推动“云电送桂”、“青电入桂”,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进白龙核电一期、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项目。2025年将完善农村电网等设施。黑龙江2024年黑龙江省电网投资额、并网新能源、外
12日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获悉,位于杭州临平区皇国山市民公园北侧工地的S304省道电力管廊二期项目当日开工。该项目创新性地对个别工井采用垂直盾构施工技术,为浙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S304省道电力管廊二期项目是杭州500千伏临平变电站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月6日至2月14日电网项目动态。其中包括10项110kV电网工程、3项220kV电网工程、5项500kV电网工程2项、750kV电网工程、5项±800kV电网工程。广东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2月7日,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发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拟投资39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工信部联重装〔2025〕26号)。其中《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中包括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
记者从南网超高压公司获悉,截至2月4日,昆柳龙直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0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0万吨。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电力技术领域的“世界第一”。该工程线路全长1452公里,将乌东德水电站的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河北承德牌楼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形成“6站3通道”输送网络;积极推动大同北——天津南1000千伏承德特高压开关站扩建变电站、平泉500千伏站、围场220千伏低频输电通道争列国家和省级规划。2024年,承德市全力推动49个风光电项目并网,新增清洁能源并网装机858.8万千瓦,
2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5年新疆新建、续建超特高压电网工程41项,较2024年增长50%,创历史新高。新疆是党中央明确规划建设的“三基地一通道”,具有独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加快电网建设、外送通道落地、支撑产业发展、服务新能源发展等
近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高端换流变压器首次本地工厂化检修正在进行,此举标志着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设备就地检修能力取得新进展。据悉,此次检修在位于青海西宁的国家电网高海拔特高压检修试验基地进行,这也是国网系统内首次在生产制造厂之外开展换流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相较于返回原厂可节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2月5日,国管局发布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
据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截至2024年底,广东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405.18亿千瓦时,2024年投产可量化电能替代项目电量34.84亿千瓦时。自2020年创新实施可量化电能替代以来,广东电网公司全部投产可量化电能替代项目电量累计达267.54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型供电局的年售电量。广东电网公司持续推进电能替
据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截至2024年底,广东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405.18亿千瓦时,2024年投产可量化电能替代项目电量34.84亿千瓦时。自2020年创新实施可量化电能替代以来,广东电网公司全部投产可量化电能替代项目电量累计达267.54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型供电局的年售电量。广东电网公司持续推进电能替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6日消息,2024年前10月,广东电网已完成电能替代电量332.67亿千瓦时。据悉,近来年,广东电网公司不仅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推动电能替代,还积极推动乡村能源消费革命,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前十月广东电网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332亿千瓦时。图为位于江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856号(工交邮电类265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到,截至2023年底,分布式光伏总装机达到2.54亿千瓦,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的42%。关于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将因地制宜、稳妥有序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规
9月2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生活服务五大领域电能替代。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达83.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1.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
近日,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出:推动终端能源消费转型由电能替代为主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转变,推动主要用能领域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能替代,加强新能源
8月19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在公司党校开展电能替代业务培训,由技术骨干讲授电能替代业务推广流程以及年度方案编制原则。营服中心、各供电单位能效服务人员近20人参加。近期,国网营销部下发电科院参与编制的《电能替代业务标准化设计成果》。在公司营销部指导下,电科院作为业务联络方迅速响应、积极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过程中,统筹推进能源消费侧和生产端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考虑从工业、交通、建筑等三大主要用能领域控制终
案由: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用能和农民生活用能需求将持续扩大。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十分重要也迫在眉睫。我国农村能源生产资源丰富,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生物质发电、固废发电等发展潜力巨大。但当前,我
近年来,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传统高载能行业用电增速相对缓慢。此外,“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电能替代,电能替代贯穿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推动了农村、交通、工业等相关产业用电量的增长。用电数据折射出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