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人物正文

李小琳谈清洁能源:为了心中那片碧水蓝天

2014-04-10 09:40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作者:毕淑娟关键词:李小琳清洁能源中电国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小琳从最初的技术员、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副处长、处长、副总裁、到总裁、董事长,可以说一个台阶也没有漏下。一个人出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只靠父辈的影响,即使给了你这个位置,也是扶不起来的!她说:“当然,我能有今天的成果,要感谢很多人的恩惠。”其实,一个懂得感恩的女人,无需言它,本身就是一种美丽。但何止感恩,记者无意间在网上搜索到一篇网友的文章,也许是对李小琳成功的最佳注解,现摘录如下:

“成功之人都有成功之处,通过对李小琳的了解,我发现她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从小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高度的责任心,从李小琳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无不流露出极强的责任心;三是高尚的人格修养,正直的人品弥足珍贵;四是强烈的爱国之情,从‘因光是给人们带来光明’而选择电力事业,可以看出她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五是自我严格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六是包容之心;七是勤奋,热爱读书;八是感恩之心。”

十年磨一剑

1988年,李小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她先在电力技术学院当老师,后在华北电力公司当调度员、技术员、工程师,之后又调入能源部,任国际司经贸处副处长,这样李小琳有机会和世界各地的优秀管理者接触。但要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型工程师转变成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她发现自己急需“充电”和更新知识。第二年,她考取了联合国一个援助项目,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学习管理。斯隆商学院是国际顶级的商学院,拥有许多世界顶尖的商学课程。因此李小琳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这次深造成为她企业管理的新起点。

两年后,李小琳由美国归来,调到电力部工作,担任国际合作司经贸处处长。不久,她从一个文件中发现,境外有人想利用中国电力行业的概念做基金,这在国外投资领域俗称“炒概念”的伎俩,被李小琳识破了。她马上给当时的电力部长呈报告:“国家发展需要电力先行,但尚缺资金,资金缺口至少2000个亿,建议在境外成立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规范公司,即成立‘正规军’,把国际上大的基金、财团吸引到我们这里,参与中国的电力建设。”她的建议得到了电力部的肯定。

1994年,经国家经贸委和经贸部批准,电力部独家投资在香港成立了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在境外的融资窗口。李小琳被抽调组建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

然而,当时中国的股市刚刚起步,她有种独上高楼的茫然,不知道怎么做,在未知中寻找出路。她没有想到,这条路自己闯了整整10年,经历了“一波三折”。所谓“一波”,是在成立公司时,虽说建议被采纳了,但从和国家各个部委打交道,到最后确立去香港成立公司,差不多用了两年时间。所谓“三折”,是之后找境外资金投入电力市场,中间有三次时机,却都因为观念、政策等因素一次次错过。

第一次上市的时机是1997年。那年香港回归,香港股市上的中国概念红筹股很火,但资产“零利润”注入,却让上市成了没有依托的幻想。错失良机,她立刻寻找第二次时机,提出引进战略投资伙伴,然后再上市。从做好方案到报批,转眼到了1998年,一场金融风暴,又让上市成为泡影。当时,他们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6%,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财务状况。许多人纷纷选择了离开,朋友们也多次劝李小琳放弃,回到部委机关。但是,李小琳没有放弃,她和同事们一起穿梭于香港各大银行之间,调整债务结构,终于化险为夷。眼看第三次机会到了,然而又因为企业根基不牢,还是没能获准上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永不言败的李小琳以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自励自勉。她坚信,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把企业做实做强,总有一天,目标会实现的。

2004年10月15日,历经10年的风雨历程,中电国际旗下的中国电力终于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交易。备受瞩目的香港联合交易所大厅里,掌声热烈,就在李小琳进入联交所的前一分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说,李总,今天大市不好。她听后沉思片刻,然后镇定自若地回答:“基于我国的经济形势,基于我们电力的形势,基于我们母公司强有力的支持,我们一定会给股东一个满意的合理的回报!”说着,她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挥手之间,“中国电力”(2380.HK)在香港成功上市了!硕大的电子幕墙上,“2380”跳动着,在蓝色的衬底下,焕发出红色的光芒。香港报纸把她这个手势解读为“股市升”的好彩头。那天在大盘唱跌的情况下,中国电力升了17%。随后,被称为“红衣美人”的李小琳挥手之间的巨幅照片出现在香港的各大报刊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人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李小琳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中电国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