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访谈正文

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哪些挑战?(图)

2014-04-24 13:57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贤义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页岩气革命页岩气产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目前中国页岩气的储量和开采情况怎样?

陈黎明: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张国宝说过,美国页岩气革命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成功,大大激发了许多国家对此的期待和热情,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2012年初,国土资源部完成了中国首次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初步界定了五大区域富含页岩气资源。预计,除了青藏地区外,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34.42万亿m3,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m3。而据美国能源部估算,中国可采页岩气资源量为31.4万亿m3,远高于美国18.8万亿m3。我认为,这些数字随着资源评估工作的继续深入还会改变。

最近中石化重庆涪陵气田开发颇有成效,非常规资源致密气在鄂尔多斯业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这些都增强了在中国成功开发页岩气的信心。

中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包括将页岩气认定为一个新的矿种,出台了页岩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并给予页岩气0.4元/ m3的财政补贴;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6月和2012年9月先后组织了两次页岩气区块招标,共推出24个区块状;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颁布了“页岩气产业政策”,将页岩气开发纳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在原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补贴幅度,同时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税费减免力度。

同时,能源价格市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中国实质上放开了原油和煤炭价格,正逐步减少对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的监管,而对监管严格的电价也有改革举措。特别是在天然气领域,页岩气、煤层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等已市场化定价。在广东和广西试点后,2013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3年7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净回值定价机制,2014年3月21日,再次发布《阶梯气价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所有通气城市建立阶梯气价制度。

记者:页岩气开采都在地下进行,会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从而导致地上“看得见”的污染转移到地下,引发“看不见”的污染?

陈黎明: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任何工业活动都会引发环境改变,任何的生产都会产生污染,资源开发和化工工业更是如此。工业中我们不能避免危害环境的废物产生,但我们可以合理地处理并再利用这些废物。针对新生事物,我们不应当像对待PX项目一样,妖魔化看待。

目前,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法是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水力压裂技术是用高压液体使岩层裂开,高压液体中支撑剂保持住裂缝,使油气能够从裂缝中溢出。水力压裂液主要由高压水、砂和化学添加剂组成,水和砂含量99%以上。在压裂过程中,泥沙和化学物质可能从管道中渗漏,造成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也可能通过断裂、裂缝自地下深处移至地表或浅层,造成地层的污染。

美国页岩气从开采到商业化生产,目前并没有发生此类的污染事故。我认为任何生产一要靠技术支撑,二要靠管理制度,二者缺一不可,哪方面做不到位都容易发生事故。

我们目前有美国的先例可鉴,以后还会不断完善技术预防潜在污染。现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通过环境监测、压力监测等,地下水、土壤和地上的污染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记者:目前我国大规模页岩气商业性开发方面还存在哪些挑战?

陈黎明:中国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和市场开放举措将有力推动页岩气开发,但在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方面,仍面临一些来自地下与地上的挑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下的挑战。与美国相比,中国页岩气储层较深,如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储层约在2000米~3000米,地质构造较破碎复杂,这对今后的开采造成一定困难,以及增加成本等。

再者是地上的挑战:

一是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属于国有,而国有石油公司代表国家行使油气资源管理的部分职能,并垄断绝大多数资源。非常规资源和常规资源的重叠,也带来了市场准入的复杂性。政府要切实推动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开放的心态化解短期、局部利益之困,建立公开竞争的市场,尽快制定页岩气作为新矿种的勘探管理条例,建立页岩气区块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尽大可能引入竞争机制,对私营企业和外资直接开放页岩气的上游准入。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和管网不够发达。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有天然气管道5.5万公里。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管网将达到9.5万公里,对比美国49万多公里的管道,中国天然气管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管网准入也存有现实的困难。2014年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将有助于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效率,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三是存在水资源不足、山地条件限制、水处理等问题。页岩气生产需要大量钻井和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以获得多种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压裂技术、循环回收和再利用,以及丙烷和二氧化碳等无水压裂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革命查看更多>页岩气产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