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全解:2014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市场

2014-05-04 10:34来源:OFweek 锂电网关键词:锂电池充电桩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代电池储能技术只能满足低速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的性能要求,电动车的性能需求寄希望于下一代电池技术。

储能电池技术的研发是涉及材料科学、电化学、电气工程和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美、日是技术的发源地,两国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用于储能技术的研发,虽然方向略有不同,但中远期的技术目标相对一致,相比2010年的电池技术性能,2015年成本下降一半,性能提升一倍。

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方向主要是正极材料的选择,Li-S和Li-空气,作为电池材料的正负极,理论性能提升超过10倍,但产业化的时间仍然不确定。

国内的锂电的产业化投资经过2009年后的新能源热的带动,已经初具规模和产业化配套基础,2013年,100亿Wh,但电池方向单一,97家企业中的80%投向都是磷酸铁锂,由于行业标准和政策缺乏,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制造水平工艺层次仍以满足消费电子(3C)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为主,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研发产研结合不紧密。

资本市场的机会探讨:从下游的需求驱动要素来看,目前的电池材料产业应该立足以切入消费电子和电动自行车的供应链为主,结合供需状况和竞争结构,整车而非电池材料产业链公司受益。整车的下游驱动以公共交通和低速电动车为主。

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风靡太平洋彼岸的特斯拉,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亦热度不减,持续发酵半年多的特斯拉概念,也让新能源汽车走进公众视野。新能源汽车还能火多久?

新能源汽车股可能最多还有一个季度的表现,短期事件性刺激因素后再来观察销量,很有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对于新能源汽车,上述人士认为制约其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两点:其一是成本。由于电池与其他关键零部件的成本不能有效降低,与燃油汽车的价格差距还是过大;其二是便利性,充电设施的建设面临很大挑战,即使考虑到目前政府已经执行了全球最大的补贴支持力度,仍然无法达到产业的临界点。此外每辆车8万元~10万元的补贴力度,总量规模与政策的持续性也是问题。

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热度未退,氢能源概念已经在二级市场有所表现。业内人士指出,与锂电电动车比较,氢动力燃料电池车产业链各环节经济性均还未到达替代临界点。氢动力也无法跨越锂电电动车实现飞跃式替代。一个困难是催化剂贵,氢的纯度要求比较高,还有老化问题和电池寿命等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在一轮炒作之后,包括上游的电池材料,甚至跟特斯拉合作的一些配套、经销代理相关概念都有所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扩散,这一情绪也传导到更新的氢能源概念,另一方面也是美股氢能源概念的带动。”陈政称。

陈政称,新能源汽车行情的触发,其背后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其二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了一波下行,投资者对很多传统行业不太敢碰,因此跟短期经济不相关的新能源就会有一部分资金来追逐。

陈政进一步称,随着二季度经济企稳预期逐渐形成,新能源汽车股价也会开始退潮。在短期刺激性因素之后再来观察销量可能会低于预期,投资者情绪也会有所降温,这就是主题退潮的时候。建议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主题投资来做,但这是一个渐进性的趋势过程,不能期待短期内有很大爆发,在目前的价位上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

(本文综合中商情报网、腾讯、高工锂电网、中商情报网、第一电动网、老虎财经等相关媒体报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