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大亚湾核电二十年专业化运营之路(组图)

2014-05-07 08:54来源:中国能源报 朱嘉琪关键词:大亚湾核电核电项目中广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苏圣兵告诉记者,目前CNOC实行的群厂管理刚刚起步,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但专业化管理的优势会逐步凸显,“后台的数据、编码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集约化管理可以使电厂更加经济、高效地运转。”

此外,中核和中广核正在进行接触,目的在于推进核电运营领域的合作,苏圣兵透露,已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宁德、阳江核电站完全可以和方家山、福清核电站共享一些战略备品备件,这样大家成本都降低了,何乐而不为呢?”

专业化分工是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核董事长孙勤和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今天全国两会期间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核电投资可以放开,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运营应该交给经验丰富的专业运营公司。

历史沿革

专业化的核电运营公司在中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2010年之后,两大核电集团均有多个核电机组投运,从孤立电厂运行向群堆管理和群厂管理过渡,专业化核电运营的需求日益强烈,亦是在此过程中,核电集团逐步提升了核电运营管理能力。在此期间,大亚湾核电基地在中国最早开始走上了专业化运营道路。

大亚湾核电站在1994年投入商业运营,最初三年时间电站的厂长由法国人担任,1997年中方人员接任厂长,全面接管。在此之前,中广核先后派出100多位技术人员前往法国学习训练,这批技术人员回国之后,成为了大亚湾核电站最早一批核电运营管理人员。

不过,即便是“法国留学”的精英,刚刚负责核电运营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多挑战和麻烦。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军琦至今仍然记得法国受训人员回国后第一次进行现场作业的情景,“我们在模拟设备上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技术,但是真的要去现场操作手还是会发抖”。

他回忆称,彼时大亚湾一号机组共安排七个组进行设备检修,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没有一个组愿意主动领取工作票去现场操作。“拿着扳手去真正的设备上松开那个螺栓,还是底气不足,就像是刚刚领取驾照的新手第一次独自开车上路。”

1997年开始,大亚湾核电站经历了提升运营业绩最艰难的时刻。运营管理团队做了很多尝试,也请了很多国外专业的顾问公司和世界核电组织帮助解决问题,直到2000年之后,中广核终于摸索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核电站运营管理模式。

2002年至2003年,岭澳一期两台机组先后投入商业化运营,中广核开始从孤立电厂管理向群堆管理过渡,这对核电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成立,负责大亚湾核电基地四台核电机组的统筹运营管理工作。

按照原先的打算,中广核希望成立专业化的区域运营管理公司,统筹某一地区核电厂的运营管理工作,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的成立就是在为此发展做准备。在此思路下,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不断壮大,员工人数最多时超过3500人。

不过由于区域运营管理的模式与当前中国的核安全法规和核电运营资质管理的相关规定相冲突,这一想法最终没有实现,中广核转向成立独立的运营管理公司,统筹集团所有下属核电厂的运营管理工作。2010年至2013年,岭澳二期和宁德、红沿河核电站相继投产,中广核实现由群堆管理向群厂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期建设的其他核电基地由于堆型不统一和管理方式有别,未能及时向专业化运营管理的模式转变。走专业化运营道路的大亚湾核电基地很快在机组运营效率、集约化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优势。2012年8月,约1500人从大亚湾运营公司调离,CNOC成立,由此中广核专业化运营管理平台搭建完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亚湾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