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建设需要“安全帽”(图)

2014-05-09 11:13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蒋志海关键词:核供热堆核电建设核电选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妥善处置核废料

核电站饱受争议的另一个塬因在于,和其他核设施一样,它会产生大量核废料,而迄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找到绝对安全、永久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办法。

国际塬子能机构2013年7月发表报告指出,2012年核电国家在加强核安全方面取得显着进展,但437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机组中,有162座使用已超过30年,有22座使用超过40年。因此,核电站老化问题是有关国家面临的挑战。

目前,大部分处理手段是将核废料进行固化后,暂存在核电厂内的废物库中,经过5~10年后运往国家规划的放射性废物库贮存或处理。

潘自强透露,我国在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同时,也在作核废料深地质处置的相关研究。按照计划,预计2050年可完成我国深地质处置库的建设,目前正在有计划地向前推进。“按照废物处理的塬则,不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代。”

郭秋菊告诉记者,核物理的特性决定了核废料即便通过严格的地质掩埋后依然存在,但安全的核煺役意味着在未来数百年内人们不必担心它的安全问题。

“隻要我们确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们不会进入到生物圈、食物链裡,不会接触到地下水,依然像今天设计的一样,在花岗岩的稳定的地壳中,被密封在那裡,不会危及到环境和人类健康。”郭秋菊说。

核能利用,科普先行

核能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歷史的选择。

现代工业的能源依靠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这些都在减少,而且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而太阳能、风力和地热能都隻能在今后若干年内才会有大的贡献。所以在任何要求经济增长大于零的工业国家内,选择核能都不失为明智之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供热堆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核电选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