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国际正文

撕破脸皮以后 欧洲如何摆脱对俄天然气重度依赖?

2014-05-12 10:50来源:华夏能源网 特约研究员:李自琴关键词:天然气供应新能源发电能源垄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欧洲国家的储气库分布极不均匀,有德国、拉脱维亚这样储备丰厚的国家,也有完全没有储气能力的国家。过往,管道公司出于维持高价考虑,并不乐衷于在欧洲境内修建起四通八达跨国管道,但2009年,欧洲与俄罗斯的一次天然气危机,让他们开始在整个欧洲境内新建跨国天然气管道,以备便利调度欧洲各国之间的天然气储备,应对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

目前德国已具备向意大利、波兰以及捷克三国供气的跨国管道;波兰与捷克从2011年开始修建了一条100亿m³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该管道预计可以在2017年之前完工;斯洛文尼亚与匈牙利之间的管道也在今年初开始动工。但这些远远不够,欧盟在近期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建管道计划。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在跨国天然气管道方面一片空白,欧盟计划于2018年之前在波兰与立陶宛之间修建一条管道,以便将拉脱维亚丰富的天然气储备运送出去(立陶宛与拉脱维亚交界)。保加利亚面临的困境更为明显,该国仅有两个月的天然气储备,几乎所有的天然气都来自俄罗斯且过境乌克兰。,该国已计划与塞尔维亚修建一条跨国管道,并协同希腊修建一座LNG接收终端,以减轻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依赖。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资源—— 一套四通八达的跨国天然气管道网对于缓解欧洲能源紧缺仅是杯水车薪,应对俄罗斯完全切断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寻找尽可能多的替代能源才是欧州能够成功摆脱俄罗斯依赖症的最终之举。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挪威石油公司的股票已上涨7%,挪威石油被看成是欧洲寻找替代能源的重要来源,分析人士预计若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可以从挪威石油获得100亿m³的天然气供应。但是,包括挪威石油以及英国北海在内的欧洲本土能源开采在近年出现下降趋势,依靠欧洲本土力量来维持能源供应并不被外界看好。而另一层阻力则来自环境风险,荷兰民众并不希望满负荷开采油气资源,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过多的开采能源不但会增加碳排放,而且会加大引发地震的可能。

再将目光转移到欧洲周边国家,欧洲临近化石能源丰富的北非,但北非地区能源供应环境复杂,长期动荡的地面因素导致其向欧提供能源的能力极不稳定,2013年利比亚向意大利供气量下降了11.9%,阿尔及利亚因本国需求复苏,对欧洲供气量在2013年也下降了40%。

本土与周边资源有限,欧洲不得不将视线放眼全球。2013年欧洲共进口LNG457亿m³,较2011年的峰值865亿m³有大幅下降。LNG虽然能突破天然气难以储层运输的瓶颈,但也存在着全球供应弹性不足的缺点。目前看来,LNG需求市场饱和,新的LNG项目上马仍需数几年时间。而亚洲的两个嗷嗷待哺的国家(中国、日本)以高昂的LNG价格吸引了全球60%以上的LNG出口,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一旦俄罗斯天气供应中断,欧洲也只能额外通过LNG获得100亿m³的进口量,且成本则很可能是俄罗斯气价的两倍。(见下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供应查看更多>新能源发电查看更多>能源垄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