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电力反腐:央企会成为主战场吗?

2014-05-14 10:00来源:法治周末 记者:陈霄关键词:电力反腐国家电网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企成腐败重灾区

对央企反腐的关注在去年的中石油窝案之后并没有停止。

在去年的中石油案中,包括中石油原副总经理王永春、李华林、冉新权等一批高管均被调查,前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也在其国资委主任的位置上落马,成为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中央委员。

中石油案的高潮之后,今年4月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案又引起了新一轮的关注高潮。宋林案一波三折,早在去年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就实名举报宋林在山西金业的并购案中涉嫌贪腐渎职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但举报未果,今年4月王文志再次实名向中纪委举报宋林的上述行为,并附照举报宋包养情妇。针对这一高调举报,宋林紧急发布声明称举报为捏造和恶意中伤。但就在声明发布的次日,宋即落马,中纪委官方消息“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今年以来,对于国企特别是央企的反腐力度确实有所加强,不仅涉及电力煤田等能源领域,包括通信、出版等领域的国企高管也密集落马,至今已有十数人。

国企为什么会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对记者分析说,主要有几个原因使国企容易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一是我们采取过去苏联的模式。企业的权力结构不科学,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都重叠在一起。“几个权力集中在一起,那就是加速度的倾向于腐败。”李永忠说,央企老总的权力比地方党委的还要集中。

李永忠提到了当年的“高严案”。当年作为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的高严,权力一把抓,国家电力公司的纪检组织也无法对他进行监督,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至他出逃出境一个多月了,公司领导班子都还不知道,依靠一个秘书也能支撑那么长时间,“可想他的权力集中到什么程度”。

第二个原因,在于国企的用人体制。国企的负责人几乎全部都是通过行政授职制,层层任命产生。“你看全世界搞得好的大企业,都不是任命,都是市场经济用脚投票选出来的。”李永忠认为,这些年国企远不如民营企业搞得好搞得活,就和这种并非市场化选择而是授职制的领导人任命方式有关。

第三个原因,在于国企直接处在经济生产的第一线。“我们不是无形之手主导的市场改革,而是有形之手主导的市场改革,企业直接在经济生产的一线,对于主导的有形之手,权力的含金量就大大增加,企业尤其是企业领导干部被拉拢腐蚀诱惑的可能性就更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反腐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