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煤炭行业: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2014-06-12 13:30来源:前瞻网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后,煤炭业与钢铁、水泥业一样,存在着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从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这个过剩问题还不很突出。再加上,2009年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经济剌激计划,使得一些本来产能就过剩的行业,产能一下子又扩大不少。而如今面对中国经济的转型,需求的大幅下降,煤炭行业的恶性竞争开始,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尖锐。

面对煤炭业的极度萧条,已经影响到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增长率,所以无论是发改委还是地方政府对此都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煤电互保”、“限制进口”。不过“办法”一出立刻遭到贸易商和专家们的反对,认为政府有形之手,扰乱了市场秩序。

就拿“煤电互保”来说,继河南、陕西、山西、安徽之后,今年湖南省也出台了“煤电互保”的相关政策。事实上,这样一手救煤、一手救电的行为,主要目的仍是保护省内煤炭企业的利益,但同时也背离了电力市场化的方向,其产生的效果也不可持续。笔者担心的是,市场应该是开放的,这样的做法偏离市场要求,很有可能会造成恶劣影响。一个省份这么搞,其他省份有没有可能会效仿?如果这样,那就可能会造成很多省份画地为牢的小市场,让市场供需更加不平衡。

此外,为了保护国内煤炭企业,政府部门出台了限制进口政策也很受贸易商诟病,他们认为限制进口煤,与提倡进口国家能源战略是相悖的,而且从节约国内资源的角度以及从运输成本的角度出发,沿海地区选择进口煤更符合市场规律,政府限制进口煤违反市场规则。

总之,不管政府怎么救市,煤炭市场始终无法走出萧条,因为政府的政策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煤炭行业怎样才能得到救赎,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最终还要靠自己。一方面煤炭行业应该步入去产能化过程,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兼并重组,实力强的煤矿吞并弱的煤矿。另一方面,煤炭企业应开展多元化经营,把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这是维持企业稳定的一种策略。因为煤炭企业是上游企业,对煤价波动很敏感,如果产业链延伸到中游或下游区域,抗风险能力相对来说会增强一些。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觉得目前中国很多行业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所以冬天来了,春天并不会马上来,光是苦等春天来临,还不如进行转型。对于像太原这样的北方城市的政府来说,如何摆脱经济对煤炭的依赖已尤为重要,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如何转型活到春天的到来,这是乎到生存的大问题!危机的确无奈,但也充满契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