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4-06-26 14:1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2014储能国际峰会石定寰储能行业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我认为储能是能源变革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我们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进入我们能源市场,进入我们能源系统,电力系统以后,跟我们传统的原有的电力系统,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整个现在电力系统,我们能源供应系统,基本上建立在过去上百年来,上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样一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这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我们大规模的,比较稳定的,这样化石能源,所以我们能源非常重要的一个供应要素就是能源消费,也是在鼓励大家,更多消耗能源,怎么把消费跟供给更好结合起来,使我们能源更加清洁有效,我们全球气候变化,最近,在德国召开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上,给了我们更多更加清晰的一些信号,也就是说最近几年,在全球大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各种行动,但是气候的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温度的攀升,不以人们主观为转移,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大的挑战,我们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危险。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可以从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当中,深深感受到了。当前中国遇到严重雾霾的侵扰,成为全国加以重点,进行宣战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么一个问题前面,能源革命更加击破了,再次能源进入以后,是不稳定的,随着自然条件,自然的规律在变化。如何把自然规律变化的,时有时无的,不是我们想什么时候有电,有风才有电,有太阳的时候才有电,一片乌云来了以后,电量就下来了,我想很多问题出在这里。
如何使这样一个系统,这样供给系统,我们消费系统也不是完全稳定的,负荷也在不断变化,白天夜间,一天24小时,都在发生变化,我想一方面是靠信息技术,我们的智能电网,我们物联网,我们大数据分析管理,我想给我们把这两个不稳定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不稳定的供给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信息化正在向这方面进军,另外一个方面,从储能方面更加方便更好适合我们人类不同的需求。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我想我们储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当前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无论北美、欧洲其他很多国家,储能技术,未来新能源革命当中,科技革命当中重要内容提出来了。而且正在进行全面,全方位的创新,无论传统的,比如说利用我们的水能来进行储能,本身水,就是我们储能非常重要的手段,水本身,也是一个清洁能源,应该在这方面我们有成熟的经验,包括中国也在做这方面能源,最近我们了解,黄河上游,已经围绕我们,水电站新建大型光电合作,是符合需求的,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
包括在核电一个更有效的发挥核电站的优势,同时,我们其他多种储能方面,中国做了大量压缩空气储能,我们现在可能做的比较多的是锂电池,大量电动车出现,包括大量电动车更换电的,将来电动汽车分布在全世界一个重要的储能方式,我们现在还有各种空气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等,多种形式,物理上飞轮储能,所以现在很多专家,能源形式的转换,使能源从这种形式换到另外一种形式来储能,我们很多风电,白白浪费掉了,全国每年弃风量,两百一度,两百一度电各种各样储存起来,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变化,跑掉了,这两年,情况有所变化,去年151度,仍然有超过100现在是白白放掉,风点如何更好的结合起来,上网有一定的限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说我们把这个风电,转化成氢能,这是一种,另外海水淡化结合,我们现在做成了,我们最近刚刚开的见面会,中国江苏大风,已经建立日产一万吨,通过海水淡化以后,得到优质饮用水的成绩,这个成绩在世界上第一个,风能转化成海水淡化以后的水,这个水瓶装水已经开始供应了,建立日产一万吨这样水厂,这是中国在这方面的储能方式。锂电池、钠硫电池、燃料电池等等,各个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所以我想储能这个领域,有多方面的创新,而且创新潜力很大,刚才和美国能源部的主管交换意见,储能系统是全球能源最为活跃的一个系统,各种技术在发展,都在找到更好的商业化的模式,找到更便宜,更方便的技术,我想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研究关键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行,包括稳定性,电动汽车搞了这么多年,我在科技部,负责电动车的研究开发,电池问题,储能电池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真正能实现,低成本的,高可靠性的,这样一个电池,现在还没有真正大规模的进行商业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4年6月23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4年)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峰会邀请了50多位演讲嘉宾,20多家展商以及行业内的重要人士一起探讨储能政策、市场以及城镇化下的储能发展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总监张静女士的演讲内容。以下为演讲全文: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一年一度的储能峰会,我们有50多位全球演讲嘉宾,20个参会的企业,以及300多位来自政府、科研机构、电力系统、新能源储能产业的企业来到我们的会场。今天我想说今天这个储能展会,也是我们峰会
“信息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巨大冲击,正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信息技术融合新一代能源技术支撑的能源大数据将对能源行业的变更性改变才刚刚开始! 全球范围的储能革命已处于进行深化的过程中,而中国的储能产业发展行业始终在技术、应用、市场机制面临三重挑战,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挑战始终与机遇并存:美国加州储能项目的融资模式、日本家用储能市场商业化、欧洲的低碳发展模式, 全球正在兴起的光伏加储能模式将替代传统光伏应用模式, 这些都已为中国储能产业开创了新的发展思路。”“储能国际峰会2014”开幕由国家能
2014年3月4日,储能国际峰会2014(Energy Storage China 2014)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此次活动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陈海生博士,秘书长张静女士,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可再生能源行业项目总监暨德国能源存储协会(BVES)董事会成员Heiko Stutzinger先生出席了发布会,同时主办方邀请能源存储行业企业代表,北极星电力网等行业媒体记者以及大众媒体记者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关村储能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陈海生博士首先致欢迎辞
3月30日,远鹏集团嘉峪关市高端电力智能装备制造5GW光伏组件智慧工厂一期产品下线暨二期开工仪式在甘肃省嘉峪关市举行。嘉峪关市委书记刘永升,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凯出席仪式;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正义主持仪式;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淑华,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郑英,嘉
12月19日,以“无碳世界,与氢同行”为主题,由天合元氢、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中国能源报共同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天合元氢新品发布会”在常州成功举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以绿电制绿氢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过程中,部分氢能企业持续进行技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通过建筑节能减碳标准提升,迈向超低近零能耗和低碳建筑,我国碳达峰的时
2020年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向全球庄严承诺减排规划,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规划给氢能产业带来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时也给氢能全产业链的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氢能作为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也是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服务双碳目标?我国氢能产业与国际
2021年12月8日,中来光电J-TOPCon2.01.5GW智能电池工厂投产仪式、中来股份汇报交流会暨国电投合作签约仪式在泰州市姜堰区成功举办。
创新改变,超越期待。11月23日,上能电气2021年度户用新品发布会在无锡成功举办。本次重磅而来的『上能悦家』系列户用逆变器包含两大机型、九款规格,分别是SN8.0/10/12PT和SN15/17/20/23/25/28PT,兼备科技匠心与美学设计,开启用光能点亮千家万户的大梦想。
“叫好不叫座”一直是光伏建筑一体化(以下简称“BIPV”)项目的真实写照。虽然早在十几年前,我国第一个BIPV就已建成落地,但截至目前,该类型项目仍没有迎来大爆发。
今年正是我们习主席提出双碳目标,去年提出来,今年是实施双碳目标的元年,这个元年标志着我们国家能源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要转变能源结构,要建立以风能、太阳能新型能源,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的电力系统,我想给我们提出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就使我们所有的风电人更感到任重道远,我们不仅为我们过去的成绩感到自豪,我们更要为迎接新的挑战付出更大的努力。
纵观今日世界,“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来自权威机构和知名企业的专家,现场分享了《全球储能产业综述及前景分析》、《我国新能源投资形势与政策趋势分析》、《光储融合发展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应对》等诸多新能源和储能议题。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新能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论是制造能力、装机容量还是运行水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5.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4.3%;发电量达到727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9.5%。如今的新能源已经成为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新时代的地标,正在引领未来能源的发展。
近日,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组织召开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座谈会,来自14家储能系统商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如何落实中央“整治‘内卷式’竞争”精神,引导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参会。他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7月3日,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标准化储能装置首次极限燃烧测试在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基地顺利完成,该实验填补了小型工商业成套储能装置热失控场景实测的空白,为工商业储能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据相关数据统计,浙江省工商业储能产业近年来发展蓬勃,总规模超20
时间回到2022年初,280Ah打破了储能电池市场的沉寂,一度供不应求。在这种背景下,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将目光转向储能行业;同时,储能电池赛道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现如今潮水退去,储能行业加速迭代、从同质化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2022年8月,美国政府批准了《通胀削减法案》(IRA),为美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注入强劲信心。作为在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十多年经验、参与1GW以上太阳能发电场和数百兆瓦电池储能项目开发的专业人士,独立电力生产商ArevonEnergy公司高级开发经理ArunMuthukrishnan亲眼见证了了《通胀削减法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