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评论正文

海上风电:漫长蛰伏期仍将继续(图)

2014-07-01 09:59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贺春禄关键词:海上风电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海上风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中国海上风电仍然面对着诸多难关时,仅仅依靠上网电价的出台并不能真正启动市场。技术、成本、并网、商业模式等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海上风电有可能成为“镜中月、水中花”。

在首轮海上风电招标四年之后,千呼万唤的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终于羞答答地揭开了面纱。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中显示,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其中,2017年以前投运的潮间带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近海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

这一上网电价的实施是否能推动行业的发展?漫长海岸带沿线的白色风机能否就此转动出中国海上风电的光明前景?《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与知名企业。

市场仍未启动

我国海上风电具备资源条件稳定、距离负荷中心区域较近等优势,是未来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2008年中国海上风电场建设开发正式开始。但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态势并不良好,并网效率和发电效率更低,投资者参与海上风电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截至201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建成装机容量42.86万千瓦,仅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约0.5%,其中近海项目12.81万千瓦。而且,长期以来,中国海上风电没有出台明确标杆电价,政策方向极不明朗。

“海上风电的价格政策不明确、海域使用协调难度大、技术研发和施工体系不完善,同时产业链不完善而且后期维护花费大,这些是导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平对记者指出。

虽然此次上网电价出台,但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指出,补贴政策、技术问题、成本高企都是制约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短期内其他问题很难有实质性的改观”。

其中,项目综合成本较高与后期维护问题尤其复杂。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能源行业研究员王健对记者说:“这使得开发商投资态度非常谨慎。”

数据显示,2013年海上风电行业仅有东汽、远景和联合动力3家企业在潮间带项目上有装机计划,新增容量39兆瓦,同比降低69%。

原标题:海上风电:漫长蛰伏期仍将继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