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雪域高原绘蓝图 川藏联网铸辉煌

2014-07-01 11:14来源:中电工程关键词:川藏联网电网建设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6月中旬,绵延不断的川藏高原上,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川藏联网工程建设现场正处于施工高潮。一张张设计蓝图在电力建设大军的辛勤努力下,变成一座座巍巍铁塔,矗立在蓝天白云下。

川藏联网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又一高原电网建设工程。该工程全线最高塔位海拔4926米,创行业之最;全线单标段最多索道数120余组,单索道最大悬倾角52度,最大高差910米,最大单跨长度1920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一系列刷新以往工程设计记录的数据,无不显示了工程设计人员所要克服的恶劣条件和需要突破的设计难题。西南院作为本工程500kV牵头设计院,承担了全线自然条件最为艰苦、设计难度最大的2座500千伏变电站和2×229公里500千伏输电线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在整个工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畏艰辛闯“天路”,做工程建设的探路人和先行者

“以往我们是翻山越岭,这次是要在平均海拔接近4000米的高原上翻山越岭。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作为这个工程的探路人和先行者,我们此行将会异常艰苦”。工程队出发前,工程负责人向所有参战人员作了思想动员。

西南院勘测设计的两座变电站和线路部分地势属于“藏东、川西高山、高原区”地貌,海拔高程在24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3850米,是全国平均海拔最高的交流500千伏线路。两条线路分别沿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海拔台地走线,相对高差一般在300-1500米。其中,川藏分界点至芒康约50公里、乡城至巴塘线路跨越金沙江段,地形起伏最为剧烈,沟壑纵横、林木茂盛,线路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斜坡陡峻,地形坡度一般在35度-65度左右,岩石风化强烈、岩体破碎,全线高山峻岭占68%以上,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为了克服这些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高原反应、道路塌方、体力消耗巨大等困难,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西南院组织精兵强将,在电网、勘测两个分公司精选了40余名外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青壮年职工,组成6支勘测设计分队,奔赴工程现场进行外业终勘工作。在工程全线条件最艰苦的巴塘、芒康地区有大约10公里无人区段的终勘任务。由于无人区段没有航片可以利用,所有断面均需工测,外业工作量非常大。为提高工作效率,工程人员借宿在山腰藏民家中,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回来,每天外业工作12个小时。晚上还要熬夜整理资料为第二天的工作准备多个方案。与这种高强度工作相伴的,还有艰苦的生活条件。因为很久没有下雨,山上缺水严重,除去做饭洗碗用水,几乎再也没有多余的水。洗脸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虽然每天爬山大汗淋漓,但是在山上的六天,所有队员没有一人洗脸、洗澡。高强度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没有压跨工程人员。经过6天的连续奋战,工程人员克服无电、无手机信号、无航片、缺水、山高、植被茂密等困难,忍着严重高原反应带来的剧烈头痛,完成了无人区段外业终勘工作。

原标题:雪域高原绘蓝图 川藏联网铸辉煌——中电工程西南院承建藏联网工程纪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川藏联网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