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秦皇岛港:百年大港的前世今生

2014-07-02 13:58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秦皇岛港煤炭运输煤炭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6月4日9时50分,在秦皇岛港西港区三公司煤炭码头,满载2万吨煤炭的“帆顺999”号轮船缓缓驶离码头。至此,有着115年历史的秦皇岛港三公司煤炭码头正式关闭,秦皇岛港西港东迁工程正式启动。

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历经百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煤炭作业为主,西港区为老港区,主要进行煤炭、散杂货、集装箱作业。随着城市化的提速,港口也越来越成为秦皇岛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因为港口的存在,居民与大海近在咫尺,却无缘亲近;煤炭输出量越大,则环境承载的压力也越大;港口也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空间拓展产生了制约。

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适时启动。秦皇岛,这个渤海湾的璀璨明珠,将由此迎来新的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布局的调整,也将由此踏上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矿路港城百年沧桑

在河北487公里海岸线中,4.55公里是秦皇岛西港搬迁而退还的海岸线。不要小看这短短的4.55公里:北煤南运,这里曾是中转站;秦皇岛被称为“港城”,秦皇岛因港兴城。

从1898年到今天,秦皇岛港栉风沐雨。宛如一位沉静睿智的长者,老港默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留下珍贵的记忆。这些沧桑凝固在港口的老建筑里,这些记忆将永远被秦港人珍藏。

秦皇岛港史志工作者王庆普为我们揭开了港口的前尘往事:“有了开滦煤矿,才有了铁路,进而有了秦皇岛港,有了秦皇岛这座城市。”

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御批在秦皇岛自行开埠建港。经过115年的发展,秦皇岛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干散货港。

从开港到秦皇岛解放前的50年间,港口生产发展缓慢。1948年,人民政府对秦皇岛港实行军管。随着新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秦皇岛港的发展和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后,秦皇岛港再上新台阶。进入21世纪后,秦皇岛港步入空前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00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2012年实现吞吐量2 .63亿吨,港口吞吐量连续7年突破2亿吨大关。

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中的主枢纽港,秦皇岛港长期以来担负着东南沿海电煤运输以及国家外贸煤炭出口的主要任务,年输出煤炭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0%以上。

如今的秦皇岛港拥有了众多世界级品质: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专用堆场、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2004年秦皇岛港被评为世界最大散货港并蝉联至今。

原标题:百年大港的前世今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皇岛港查看更多>煤炭运输查看更多>煤炭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