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经济增长乏力叠加冬季环保限产、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等因素,终端耗煤企业采购需求疲软,动力煤市场成交放缓,产地、港口价格承压持续下跌。11月底至12月初,随着国内大范围降温,多地雨雪天气增多,电厂日耗煤水平明显提升,市场情绪有所好转,煤价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此轮寒潮影响逐步消退,后续市场能否延续上涨行情?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田莉(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寒潮降温突袭 业内情绪稍有提振
进入四季度以来,国内疫情反复,多地管控措施严格,汽运周转效率下降,部分产地洗煤厂受疫情影响全面关停,叠加下游用户需求疲软,贸易商谨慎观望等因素,到矿拉运车辆明显减少,矿区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增大,坑口价格下行趋势明显,有部分煤矿为避免出现顶仓现象,暂停生产。沿海电厂刚需补库以兑现长协合同及采购低卡进口煤为主,受大集团外购价格下调及非电终端采购不积极等因素影响,港口市场支撑持续转弱,贸易商恐慌出货心态加剧,报价下调幅度不断扩大。由于经济向好迹象不明显,叠加冬季环保限产等因素,业内对后市看空预期较强,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下,降价促销成效一般,港口市场实际成交量有限。
11月底,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强冷空气自西向东横扫我国境内,多省市气温骤降,雨雪天气增多,长江流域地区一夜入冬,取暖用煤用电需求激增,各区域火电厂负荷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终端电厂日耗水平明显提升,库存去化进度加快,询价、拉运积极性均有增强。受此利好因素提振,市场情绪逐步转好,矿区市场煤销售情况持续改善,产地价格普遍止跌回升;北方港口调出量明显增长,贸易商存量货源不多且成本偏高,捂货挺价情绪较强,部分品种报价持续上调。
增产保供加码 港口库存明显增长
10月份,受终端耗煤行业需求转弱、主产地疫情反弹及重要会议期间安监政策趋严、部分产地煤矿停产减产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产量、进口量环比均出现回落。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约3.7亿吨,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1.2%,同比增速较9月下降11.1个百分点;全国煤炭进口量2918.2万吨,环比降幅达11.7%,同比增长8.3%。
为保障迎峰度冬期间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需求,入冬以来,煤炭行业增产保供政策自上而下层层加码,煤炭主产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多措并举促生产、增供应、保运输,稳煤价。山西省在稳定现有煤炭产量的基础上,推进了64座煤矿核增产能3860万吨/年、9座建设矿井进入联合试运转增加产能960万吨/年。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文明确,为加快推进产能释放,对列入国家保供名单的煤矿,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于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3月31日,允许按照拟核增产能、拟调整建设规模组织生产,按照边生产边办手续释放产能,新增产能增加产量由自治区能源局统筹使用,共涉及产能核增煤矿42座,拟新增产能5150万吨,涉及调整建设规模煤矿10座,拟新增产能1910万吨。
大型煤企克服产地疫情扰动影响,积极主动作为,满足生产条件的矿区,全力释放先进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产尽产,满产达产,加大运力供应保供用煤和长协资源的持续稳定输送。主要运煤通道运力明显改善,日发运量逐步恢复至110万吨以上,北方港口调入量持续增长,库存总量震荡走高。截至12月6日,北方港口(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库存合计2065.7万吨,同比偏低28万吨左右,环比上月同期增加482.6万吨,增幅达30.5%;广州港库存246.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0.1万吨,增幅25.47%,环比上月同期来看呈现下降趋势。
政策利好频发 非电需求预期逐步回暖
首轮寒潮影响正在消退,但天气回暖迹象不明显,各地气温仍处于同期偏低水平。中央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显示,12月9日-10日,受弱冷空气影响,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6度,局部地区降幅会达到8度左右,并将伴随4-5级偏北风。12月12日前后,或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4-8度,东北地区局地降温可达12度以上。冷冬预期初步兑现,在后续不定时冷空气频繁影响下,取暖用电用煤将延续季节性旺季需求。
11月份,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当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为推动经济运行在稳定回升通道,近期国内经济政策暖风频吹,继金融支持房地产的相关措施密集出台后,加大基建投资、民间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全面降准等提振实体经济向好发展的多项政策也在精准发力,涉及铁路、公路、机场、城轨等多项重点项目陆续获批。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逐步落地实施,经济回稳向好基础将不断得到巩固,在基建投资拉动下,工业、制造业等高耗能领域将逐步回温,会对煤炭市场形成一定利好提振。但政策落地显效仍需一段时日,短期来看,冬季部分地区环保限产、错峰生产叠加岁末年终工业企业陆续停工放假等因素制约,非电终端用户大概率将维持刚需采购,对煤价上涨支撑力度不会太大。
从供应端来看,近期国内防疫政策持续优化调整,条件适合的地区已逐步放松管控,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正在不断减弱。目前,除疫情形势仍较严峻的产地在封控管理外,部分前期因疫情防控停产停销的煤矿已陆续组织开工复产。临近年底,各地安监力度有所加强,部分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的煤矿,有减产降负检修计划,煤炭产量有阶段性收紧预期,但在增产保供等政策保障下,煤炭市场供给缩量预计较有限。
相关阅读:耗煤旺季临近,国内煤炭市场未来走势如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1月中旬与1月上旬相比,33种产品价格上涨,14种下降,3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2135.8元/吨,比上期涨1.0%;普通混煤(4500大卡)943.3元/吨,
春节假期刚过,民营矿山还处于放假的状态,环渤海港口市场煤资源偏少,价格维持年前的状态,贸易商报价稳定。在春节之前,电厂积极补库,存煤尚未得到消化。目前,大部分电厂处于消耗库存阶段,有补库需求也在采购价格更加低廉的进口煤作为补充,国内市场处于供需两弱态势,基本延续了节前的稳定趋势。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周报》(2023年4期)显示,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小幅下降。采购经理人分项指数中,除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数均处于收缩区间,所有分指数均环比下降。本周,发电量环比大幅下降,供热量有所增长。电煤耗量和入厂煤量均大幅下降。
春节期间,终端用煤用电需求疲软、工业企业停产放假、下游采购稀少;而港口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贸易商保持观望。长假期间,环渤海港口市场延续弱势,煤炭报价保持稳定。节后,在高库存下,疏港压力增大,秦港也发布了调整堆存费的通知,从二月份开始免收天数缩减,长期堆存收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
近日,大江南北普遍以升温为主,但28-30日仍有弱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升温进程将波动起伏。冬季取暖用煤用电需求高,而节后,各地疫情过峰之后的二产、三产有望快速恢复,电煤日耗将有望抬升,动力煤需求具有向上动能。(来源:微信公众号“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婧琳)往年的春节长假期间是一年
春节长假刚过,煤炭市场还维持在放假期间的状态,电厂现货采购基本停滞,环渤海港口的场存有所增加,有存货的贸易商出货意愿比较强,秦港5500价格低于1200元/吨。来源:丰矿煤炭物流今日智库据今日智库了解,1月28号,环渤海港口库存2410.9万吨,比春节前的2383.4万吨增加了27.5万吨。假期里,民营煤矿
记得还在去年,秦港5500涨到1600多时,不少媒体炒作2023年冷冬的概率比较大。好在政府采取段然措施,抑制了电煤价格继续上涨。(来源:丰矿煤炭物流今日智库)目前,已经入冬两个月了,究竟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今日智库团队注意到,在1月13号,也就是上个星期五,国务院新闻办举办做好能源保供确保温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创新煤炭价格区间调控机制,加强预期管理,抓好政策落地,实现了国内煤炭价格持续平稳运行,价格水平和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的稳定,为稳电价、稳用能成
1月1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稳物价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价格司副司长周伴学出席发布会,就物价总体形势走势、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持能源价格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形势、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
近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报本轮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多地气温将先后下降8~12℃,局地降温达20℃以上。眼下春节临近,各地工业企业逐渐进入放假模式,那么寒潮天气的影响能否带动煤价进一步上涨吗?(来源:丰矿煤炭物流今日智库郝刚)应当看到,一方面随着春节的临
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1月1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2023年国家发改委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国家发改
晋陕蒙主产地疫情防控措施仍较严格,煤炭外销外运恢复有限,下游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行情普遍低迷,原燃料采购节奏均有放缓,需求端支撑较弱,国内煤炭市场普遍有下行趋势。迎峰度冬耗煤旺季临近,未来市场走势如何?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田莉(1)主产地疫情影响
10月份以来,主产地疫情有所反复,部分地区防控力度持续加码,煤炭外运受到明显制约,叠加重要会议期间安全检查升级,煤矿停减产现象增多及部分工业企业装置开工有所回落等因素影响,国内动力煤市场表现不一,价格稳中小幅波动。(作者: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田莉)(1)疫情叠加安检,供给区
随着各地气温逐渐转凉,夏季民用电旺季进入收尾阶段,前期因电力紧张实施有序用电的区域已陆续恢复对工商企业的正常供电,在产地疫情多点散发及煤矿安检形势趋严等供应端利空因素影响下,后续动力煤市场走势如何,能否迎来金九行情?(作者: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田莉)暴雨疫情轮番冲击,市场
12月2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晋能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国彪,晋能控股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宇魁共同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揭牌。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刘敬主持揭牌仪式。晋能控股集团领导郑绍祖、曹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25.07点,环比上涨0.55%。其中动力煤指数111.03点,环比上涨1.27%,这是该指数5月25日以来,连续第6期环比上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分析认为,本期山西省内动力煤市场整体销售情况较好,价格稳中有涨。下水煤市场中,朔州、忻州地
10月29日,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米树华在太原先后会见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华太,同煤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郭金刚,并赴太一电厂调研。与焦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华太座谈交流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米树华与曲剑午就我国电煤市场
继6月3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后,交易中心各项工作开始提速。今天,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运行制度评审验收会在太原举行。与会专家对交易中心的 “六个管理办法”“四个交易规则”进行终审验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根据国务院关于 “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的批复精神,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邀请国家证监会以及国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第一个全国性煤炭交易平台,挂牌一年半之后,最近又有新进展。| 4月12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关于%26ldquo;《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运行制度》编制大纲专家论证会%26rdquo;召开,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26ldquo;这标志着交易中心进入实质性运营的工作已陆续展开。%26rdquo;此次专家论证团规模足够分量,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长城证券、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上海同济大学期货研
9月11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筹建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煤炭交易中心筹建领导小组组长申联彬主持,副省长、筹建领导小组副组长牛仁亮、陈川平,及15个厅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透露,经8月22日省编委会议研究,同意成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政府直属正厅级建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撤销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所属的山西省煤炭销售办公室,将其职能划转煤炭交易中心,并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所属太原煤炭交易市场的现有职能划入煤炭交易中心。 目前,煤炭交易中心各项筹建工作正在按既定时间表有序推进。近期主抓工作有:聘请国际、
本报记者 李明三 太原报道 9月15日,中国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7大电力企业在太原与山西同煤集团、焦煤集团等6家煤炭企业签署煤炭中长期供需协议,涉及2009年-2013年度电煤供应总计1.1575亿吨。 主持签约的山西省副省长李小鹏说,此举标志着“煤电大企业的战略合作迈出了新步伐”。 曾任华能国际董事长的李小鹏表示,山西方面要推进多种形式的煤电联合,构建各种层次的煤电“利益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格局,破解煤电矛盾。 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