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企业正文

解读高通:低头背后 忌惮华为

2014-07-07 10:26来源:元器件交易网关键词:高通华为电力通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通欠中国芯片市场一个说法,如果市场不能让其低头,那谈政治

看芯片市场的发展。一边是高通的绝对垄断。2013财年,高通全年收入248.7亿美元,其中专利费用收入78.8亿美元,这一数字比主要竞争对手联发科一年总营收还要高出76%,占高通2013财年营收近30%。高通在2013年的市值达到1230亿美元,是联发科市值的10倍。高通绝对处于市场垄断地位。

另一边是国内芯片厂商的羸弱。虽然注册芯片公司近千家,但有竞争力的没有几个。201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3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64亿元)。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既是改善信息技术产业现状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中国安全等级的重要举措。

尤其是进入4G时代,高通一家占据八成的市场份额。丰厚的利润让你拿了,那么诺言呢?高通会逐步践行的,只不过,这个过程中,依然政治色彩浓厚。

去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调取高通在价格和市场方面的电子资料后离开。随后,高通称遭国家发改委调查。80天后,中国的40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芯片企业等组成的“手机中国联盟”向发改委提交了高通涉嫌垄断的证据。究其原因,高通在华的市场垄断地位、专利费用不合理及安全问题等都是重要因素。

关于反垄断调查,高通有过韩国之鉴,已经开始重视。而此时,上海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起诉美国高通商标侵权,要求其赔偿上海高通侵权损失费1亿元人民币,并登报向上海高通乃至全社会道歉。法院已经开始受理,高通又一次处在不利的位置上。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与其等待政治压力,不如调整市场策略。不止在战略上要思考在华的发展路径,更要在生态文化上,学会低头。

产业链需要的不是赢家通吃,而是合作共赢。高通低头,能否赢得尊敬

高通在低头,以本地化战略为体现,2012年就开始逐步实行。主要策略点与实行情况:

第一,品牌本地化。打造旗下骁龙品牌。2012年2月,高通Snapdragon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中文名称定为“骁龙”。面向消费者,进行英特尔式宣传。高通挖来了在英特尔工作24年的AnandChandrasekher任CMO,试图将移动端的“骁龙芯”打造成PC端的“IntelInside”。

原标题:解读高通:低头背后 忌惮华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