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受2011年3月福岛核灾影响,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2022年之前停用所有的核电站,并逐步以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虽然,现在距离德国核电站完全关闭的大限还有8年,但德国三大电力公开始私下打起小算盘了。
德国几大电力公司老总,德国意昂集团(E.ON)的约翰内斯-特森(Johannes Teyssen), 莱茵集团(RWE)的彼得˙特里乌姆(Peter Terium), 还有巴符能源公司(EnBW)的弗兰克˙麦斯提雅克斯(Frank Mastiaux)共同提出了所谓"坏账银行"的概念。 坏账银行相当于一个公共信托。电力公司推出这个想法的目的是要转移其弃核的风险,其中包括拆建停运成本,以及核废料存储处理费用。坏账银行一旦建立,政府必须要履行对于核电站妥善处理的义务。根据计划,电力公司将投入300亿欧元的储备金。德国意昂集团(E.ON)和莱茵集团(RWE)公司已经向政府提交了有关的项目报告并希望与政府快速进入到谈判阶段。
巨大风险
核废料最大的风险是具有极强烈的放射性,其半衰期长达数千年,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对老百姓来说,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解决了与"核"这个字相关的各种难题。但是,有一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答案:如何安全储存潜在的放射性核废料,并保证永久不泄漏,不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核废料储存的不善会污染地下水和周边土壤,最终危害生物圈和自然资源。德国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戈勒本盐矿(Gorleben),30年前就被选为核废料处置的候选地址。历经30年的安全审查和研究,仍然无法完全断定该选址的安全性。其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套能够保证百分之百安全并且永久不泄漏的储存核废料的设备。
社会反映
坏账银行概念的出台,德国老百姓都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电力公司应该承担废弃核电站所有的风险和费用。理由是:1) 政府在核电推出的时候是有补贴的。纳税人对于核能发展的经济付出估计在170亿到800亿欧元之间(取决于估算的方法)。2)电力公司通过核电所获得的利润一向是进自己的腰包,从来没有向社会分红。所以,老百姓当然不愿意再从口袋里掏钱了。德国各党派的意见这次也是完全的一致,无论是基民党(CDU)、社民党(SPD)、绿党(GR?NE)、 或是左派党(Linke)都认为弃核费用应该由电力集团承担。那是不是坏账银行这个提案就没有戏唱了呢?事实上,尽管政府可能要承担相当大的经济风险,这次谈判对于政府不能说是完全不利的。
何利可图
德国政府将核电站关闭提前到2022年。和原来的弃核年2036年比, 提前了整整14年。电力公司也不是小绵羊。在关键时刻人家懂得如何拿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利润。意昂集团(E.ON)和莱茵集团(RWE)向德国宪法法院提交了他们的诉讼, 其中提到的补偿费用估计达150亿欧元。诉讼的关键是政府的决定是否非法侵害了公司的财产权利。外国籍电力公司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Vattenfall)就提早关闭位于克吕梅尔(Krümmel)和布隆斯比特(Brunsbüttel)的核反应堆,也向华盛顿提出诉讼并要求德国政府赔偿30亿欧元。一旦华盛顿判决Vattenfall胜出,德国政府需要通过判决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另外,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uble)在2011年引进的核燃料税对于电力公司的诉讼也十分有利。该税收针对使用铀和钚的核能公司,以换取该核电站的使用期限的延长许可。不久前,在汉堡的财政法院判定该税是违反宪法的。如果判决由宪法法院和欧洲法院(欧盟的最高法庭)维持原判,那么德国可能会被迫支付电力公司高达50亿欧元。这将导致政府早先提出的平衡预算目标落空。电力公司已经暗示德国政府,谈判中将包括诉讼和赔偿费用的议项。如果政府支持核坏账银行的成立,那么电力公司愿意撤销一些他们的诉讼或降低赔偿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德国作为典型可再生能源高占比国家与全球能源转型先行者,其转型经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德国应用核电已超过半个世纪,最早的核电站于1960年投运。在过去数十年里,全球出现多起核电站安全事故。受此影响,2011年,德国政府立法通过“加快淘汰核电”计划,宣布到2022年彻底关停境内核电站,并在随后
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在欧洲核工业衰退多年之后,重建产业链。来源:能源新媒作者:魏然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聚焦核能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全球挑战中的作用。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
日前,德国宣布关停境内最后三座核电站,能源供应正式进入“无核时代”。早在2002年,德国政府就曾流露出淘汰核电、推动能源转型的意图;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明显加快退核进程。在能源供应短缺的当下,德国仍选择进入能源“无核时代”,其能源供应体系即将迎来变革。■■开启能源“无核时
4月15日,也就是本周六,德国将关闭其最后三个核反应堆,押注其将在没有核电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绿色转型。在距离德国南部斯图加特不远的内卡河畔,Neckarwestheim2核电站逸出的白色蒸汽很快就会成为时代记忆。此外,位于巴伐利亚州的Isar2和西北部的Emsland核电厂也同样迎来关停。(来源:微信公众号“能
据《金融时报》报道,截至2021年末,德国能源价格较往年同期上涨了18.3%,成为欧洲能源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对抗气候变化为由相继弃核、弃煤的德国,将如何迈过能源供给不足这道坎?近日,德国政府宣布,正式关停意昂集团和莱茵集团旗下的三座核电站,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关停德国境内仅剩的另外三座核
VirtualCapitalist网站发布全球核能信息图。2020年全世界共有448座核电机组,发电量约占总量的10%,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4.3%。但是,尽管一些国家正在发展核能,但核能发电总体上自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以来有所放缓。前15个核电国家占全球核电产量的91%以上。(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
时至今年,德国终于与企业达成和解,核电争议也就此“告一段落”。
研究背景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受制于电源结构、电网网架等因素,新能源运行和消纳问题突出,且部分地区已经由于消纳问题开始限制新能源发展。德国2019年风、光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33.4%,是中国该数值的(8.6%)近4倍。本文通过对德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研究德国新能源和常规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15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说,其运营的一座科研核反应堆发生轻微核泄漏,但该事件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这座代号为FRMII的科研核反应堆位于慕尼黑附近的小镇加尔兴。运营团队发言人安克·格尔克16日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工作人员日前在从反应堆烟囱排出的气体中,测出碳的放射性同位
2002年德国核电产出为165TWh(1650亿千瓦时),到2017年产出仅为76TWh,下降了89TWh。同一时段,仅风电产出就增加了90TWh,完全补偿了核电的下降;太阳能产出增长40TWh,生物质(含垃圾)发电增长45TWh。综合来看,2022-2017年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出增长175TWh,远远超过了核电产量的下降。(来源:
2018年4月,国际能源署发表《电力关键趋势2017》,具体内容如下。电力生产相较2016年,2017年经合组织净电力生产增长0.8%。而地热、光伏、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出现显著增长(+16.7%),同时水电也有小幅度增长(+0.5%)。可燃性燃料和核能分别下降1%和0.8%。在经合组织中,非可燃性可再生能源占比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停电,经济损失估计高达4亿~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73亿~81.83亿元)。至于事故原因,目前虽未有官方说明,但西班牙电网公司的事故报告与媒体披露的技术细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基础。本文结合此次事件,围绕政策启动时机、实施保障机制和预防性措施三个
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3月预计召开电价费率审议会,全岛电价或面临再度上涨的形势。分析人士指出,台湾电价连年上涨与当局执意废弃核电、大举改用天然气发电的能源政策有关。台湾每半年举行一次电价费率审议会。去年上半年,尽管国际能源价格有所回调,台当局称考虑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财务
1月20日,特朗普将再次入主白宫,将对世界各领域带来重大影响。在石油领域,特朗普会试图玩好压低油价、促进美国石油开发、打击敌对产油国的“三球不落”的杂耍。但他可能玩砸,这三“球”或将相互碰撞。而一旦玩砸,国际石油市场将出现较大混乱。(来源:能源新媒文/王海滨作者系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几天,德国电价问题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各类夸张标题层出不穷:“德国电价飙升!”“德国能源危机再度来袭!”“多国怒批德国能源转型!”德国能源转型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而新能源的一大特点便是高度依赖天气条件。在“风光稀缺期”,风电和光伏发电往往会出现短缺。这种现象本属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引起多方激辩。德国去年正式关闭该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如今,重启核电又在德国成为热议
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扩大,欧洲尤其是德国经常出现负电价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已经在“欧洲能源转型中的负电价问题”一文中做过介绍,其中提到了三项主要措施,即提高电厂、调频和政策的灵活性,并介绍了成功实施这些措施的结果。(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郭欣)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
德国作为典型可再生能源高占比国家与全球能源转型先行者,其转型经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德国应用核电已超过半个世纪,最早的核电站于1960年投运。在过去数十年里,全球出现多起核电站安全事故。受此影响,2011年,德国政府立法通过“加快淘汰核电”计划,宣布到2022年彻底关停境内核电站,并在随后
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在欧洲核工业衰退多年之后,重建产业链。来源:能源新媒作者:魏然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聚焦核能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全球挑战中的作用。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
核能依然是是法国能源和碳中和政策的核心(来源:零碳知识局文/饮马流花河)1月8日,法国《能源主权法案》草案正式公布,令人诧异的是,这项旨在定义法国气候行动目标和主要优先事项的草案删除了所有可再生能源承诺和发展目标。然而,该法案对核能的规划却十分详细,包括了对法国电力公司EDF拥有的53座
在欧洲能源转型的进程中,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稳步增长,传统的发电方式,特别是煤电,正面临着不断减少的年发电小时数。这一转变为发电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运营挑战,并引发了对电网安全性的广泛关注。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郭欣德国,作为一个富煤少气的国家,其能源转型的核心在于逐步淡出煤电和核
全球核电将迎来出于意料的大发展。12月2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第三天,22个国家达成了一项声明——到2050年全球核能装机达到目前的三倍,超乎外界预期。(来源:“能见”ID:Eknower)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历史上,首次有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三倍核能宣言》核心内容包括共同努力推进到20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