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解析台湾的核能困境

2014-07-25 09:27来源:新能源经贸观察作者:胡朦关键词:核能核能利用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推动经济腾飞

台湾是个缺乏能源的孤岛,其电网系统是独立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停电、限电在台湾都是家常便饭。蒋氏父子把解决台湾电力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电厂上,1971年动工兴建第一核电厂,1974年建第二核电厂,1978年建第三核电厂,1980年批准兴建第四核电厂,也就是“核四”。

前三个核电厂都顺利运营发电,保障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实现了作为“亚洲四小龙”一员的腾飞。但在安全运转30多年后,前三个核电厂都面临“退役”,如果此时再封杀一路走走停停的核四,即将产生将近20%的电力缺口,限电和高成本的燃气电厂带来的电价上涨不可避免。

台湾方面并没有一套无核化发电的备用计划。其经济体系对低电价依赖度高,“核四”停工封存短期内对岛内经济影响较小,但从长期看将对台湾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更多变数。

核电站年发电400亿度,占台湾能源供给的8%~10%,位于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占电力供应的16%~20%,仅次于燃煤和燃气发电。核电在岛内能源供应和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并不高,但核电具有供应稳定、产能利用率高、原料供应不易受制于人等优点,可保障台湾能源多元化,能够保障台湾地区的能源稳定供应。

台湾电价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离不开核电的功劳。核电的直接成本相对低廉,每度电仅为0.7元新台币,燃煤、燃气及太阳能发电分别是核电的2倍、4.7倍和10倍。而且台湾北部没有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接收站需要8到10年时间,短期不太可能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没有核能,台湾将越来越需要依赖价格不断上涨的天然气,如果采取天然气替代核电,每年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规模就将从2012年的1250万吨升至2025年的2000万吨,而天然气发电将占电量总供应的近50%。这不仅将加剧单一能源依赖的风险性,同时天然气在运输存储过程中的复杂技术要求也会增加能源供应的风险。

废核的高电价效应

福岛核灾的冲击,让日本三年前决定停止核电,改采火力、天然气发电,但是,今年4月,日本政府还是宣布重启核电。日本反核与拥核民意比重是二比一,但是日本政府在这样强大的民意好恶下,仍决定重新启封电厂,看来能源需求始终是个绕不过去的刚需。

原标题:台湾的核能困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