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企业正文

施耐德眼中未来的制造业:能源+互联网(图)

2014-08-01 09:5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施耐德电气能源互联网能效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施耐德眼中的未来制造业之路

“我们认为是时候实施节能了;是时候进行本地发电了;是时候进行连接了;是时候进行共享了;是时候进行集成了。”2014年7月,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掌门人朱海在“领创时代”峰会上,面对着在场的300多位中国机器制造业的各路群雄,他道出了施耐德对于未来工业发展脉络的判断。

朱海认为,“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中国制造”奇迹的中国机器制造商们,如果他们可以从“在中国为中国” 的思维模式向“在中国为世界”进行转变;如果他们的角色可以从机器制造商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进行转换;他们生产的产品如果能够具备互联性和能效管理功能,那么他们必将获得成功,成为世界级的机器制造商。”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施耐德为中国制造给出的药方,一直暗合了里夫金对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判断:能源+互联网。

工业物联网:施耐德的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和IT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加深,进入物联网的时代之后,一切都将在云端,机械设备如何更加互联满足用户的需要?对施耐德来说,他正在做的是,将以太网互联技术应用到其各类自动化产品上。从今年初,施耐德就开始着力强调它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和产品的以太网连通性。施耐德正在将PLC,伺服和控制产品以及HMI人机界面通过以太网协议连接到互联网上,以满足机器设备用户对物联网连接、大数据和云服务的未来需求。

“多年前我们把我们对机械制造业的客户价值更多关注在了提升单一机器的效率上面。今天大家应该看到了我们所提的四个清晰明确的概念:互联、灵活、安全和节能。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物联网的世界,一个移动互联的世界。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一机器的世界,而是更多的互联要求;同时,机器自动化乃至工厂级的解决方案都要求更多的机器灵活性,而不是单一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徐骏说,“同样,客户也越来越关心整个机器的安全性,包括操作者的安全性,也包括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性,每一个过程都可以实现可追溯、可管控;客户也越来越关心节能增效方案,所以我们对客户的价值理解在变化。”

在桂林的峰会上,施耐德把整条生产线搬进了大会展区,有意思的地方是,这条生产线上你看不到任何人机界面。因为施耐德认为未来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都将是可行的人机界面,所有的机器都已可以通过手机、通过Pad来操控和调试;工程师、管理人员可以在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以外,通过无线互联的技术来操控。这是施耐德呈现给我们的未来制造业。徐骏还提到他心中的未来的制造业完全可以是一个分布式制造业世界,不一定是一个统一的大型制造业管理世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耐德电气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效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