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企业正文

施耐德眼中未来的制造业:能源+互联网(图)

2014-08-01 09:5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施耐德电气能源互联网能效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软”实力:施耐德也是个软件公司

除了硬件方面的创新战略,在施耐德眼中,软件是其发展战略的另一核心。 徐骏向记者透露,如果把施耐德所有事业部相关软件的业务整合起来,施耐德在软件方面的销售总额可以与世界上前十大软件公司媲美。徐骏说“过去几年中,施耐德做的一件事就是让自己‘软下来’。比如,最近我们推出的SoMachine软件平台,它能够覆盖PLC、伺服、变频器在内主要的自动化产品。而在此之前,我们要管理7个不一样的软件平台,伺服平台,变频器平台等等,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步,实现软件平台统一。”

云平台:施耐德谋划未来工业

物联网、大数据、统一的软件平台、工业机器人,一个个新概念和创新产品的推出让记者觉得,施耐德似乎成为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可施耐德似乎觉得还不够过瘾,在峰会上,朱海又透露了一个更加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新战略。是的!施耐德要在2015年把他们机器、工厂级和企业级的服务送上“云端”。

作为施耐德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徐骏把云服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云,一个是服务。在他心目中,服务是目标,云是实现手段。他介绍到,施耐德提供的云服务将包括三种模式:第一种,帮助机械制造业客户打造私有化云;第二种方式,打造施耐德电气的公共云,提供给施耐德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使用。低三种方式是三方协作,把云搬上第三方云平台,施耐德为这个云提供技术支撑。

一切创新的价值都归于能效

能效管理是施耐德整个企业集团的核心使命,而工业事业部是将这个核心使命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施耐德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徐骏说,“过去五年中,我觉得中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能效从一个大家嘴边说说的话题,变成了一个国家战略,变成了一个全民共识,变成了一个社会和经济效益能够很好结合的话题。中国整个能耗的50%左右是发生在工业企业;30%是在楼宇消耗上;另外20%是在其他领域,比如交通。所以推动工业的能效管理是施耐德工业事业部必须要做的事情。”

“施耐德可以通过三个方式将能效管理融入用户运营。”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机器解决方案亚洲区副总裁商乐阳向记者介绍,“第一,软件和硬件集成节能功能模块。第二,技术开发层面,通过应用设计工程师(ADE)和系统工程师(SAE)进行具体的应用和功能调试和编程,让应用在不同垂直行业的机器设备按需实现在低能耗和高产能状态之间的智能转换。第三,将能效管理作为服务必选项,在项目实施调试阶段帮助用户优化机器能效指标。”(文/丁娅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耐德电气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效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