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报道正文

得与失:印度电改模式分析

2014-08-07 16:24来源:《国家电网》作者:马莉 谢超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印度电力电网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改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纵观印度1991年启动的电力改革,可以发现其电力改革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重视通过立法推进改革。印度系统推进电力改革是从2003年新电力法的推出开始的,新电力法包括了电力政策、电价政策、电力局与电监会的构成与职能、农村电气化、输电通道开放、配电逐步开放等广泛内容,成为印度电力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印度各邦在电力改革方面有较大自主权,但基本上都是在2003年电力法的框架之下进行改革的。

二是印度各邦改革自主性较强。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在电力法规定的电改基本方向下,各邦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决定推进改革的速度,因此目前各邦改革进度并不相同。在一些邦尚维持垂直一体化的邦电力局模式的同时,大部分邦都对邦电力局进行了拆分重组,将邦电力局重组为不同的发电、输电、配电公司,还有些邦对拆分后的配电公司进行了私有化改革。

三是解决投资不足、促进电力发展是印度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目前,由于资金不足,印度电源、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电力工业的发展无法满足印度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此,印度政府期望通过重组以及私有化等电力改革,吸引投资,促进电源和电网建设。

四是印度试图通过电力改革减少地方政党对于电力企业的干预。印度各邦“选票政治”特点明显,印度试图通过改革减少地方政党对电力企业的干预,扭转各邦将承诺低电价用电或免费用电作为选举的筹码的局面,以实现“合理电价”目标,提高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是高度重视发展全国联网。印度作为快速增长、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也存在资源分布与电力负荷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印度将全国电网互联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发展计划。印度政府认为发展全国联网,可以解决资源分布和电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可以优化电源投资、节省输电通道。

虽然通过20多年的改革,印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发输配售分开的分散体制,但是印度电力仍存在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的问题。

一是分散调度体制是导致停电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有法不依等问题,调度指令的有效执行得不到强制力保障。与此同时,印度国家调度和区调度由印度国家电网公司管理,邦内调度归邦输电公司或电力局管理,由于国家电网公司和邦输电公司或邦电力局是不同产权主体,这造成了调度体制的分散。印度国家电网和调度中心对各邦超计划使用电力缺乏有效约束手段。在2012年7月的印度大停电中,邦内调度没有及时执行区调度发出的事故防范指令,最终造成电力系统整体崩溃。

原标题:印度电改的得与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印度电力查看更多>电网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