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能源金三角”博弈图景:矛盾和危机在来路上已经发生

2014-09-02 09:02来源:21世纪网作者:李伯牙 龚奕洁关键词:能源战略能源价格能源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实际是把西北地区作为原料基地来布局,强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我们在把大量的资源拿到东部沿海地区去支援东部的发展,西北地区长期处于卖资源或者卖资源粗加工产品的地位。”段庆林说。

当然,这些地方希望能源就地转化的愿望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去年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规划中,中央已经提出支持西部地区建立资源深加工产业,段庆林认为,这说明“中央的布局思路已经开始有所调整。”

不过,转型的成功与否还是要靠企业去落实,对于这些地区从事能源化工行业的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来说,转型并不意味着是最佳的现实选择。

“从企业家角度来讲,肯定希望越简单越好,卖煤能赚钱就行了,而发展化工还有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问题。”曹汉武认为,企业家有企业家的理念,政府有政府的理念,二者存在分歧。

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如果能将本地资源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加工,不仅可以带来更快的GDP增长,也可以为当地带来更综合的经济成效。但在具体的招商过程中,所有的大型的企业都希望地方政府配备煤矿。

“企业要求配置采矿权实际上是希望实现对资源乃至整个产业链的掌控,因为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产品价格非常低。除了石油,我们许多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是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价格的。”段庆林说,“许多企业关注的是,规避以后一旦市场化以后它的原料的风险。再就是当下通过资源的开采来迅速地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因为煤化工是一个赔钱的行业。”

在地方政府看来,在地方发展战略落实和推进过程中,与企业的博弈一直都存在,而且,有些企业,尤其是央企有时显得不太“听话”。比如,前几年,山西等几个省的小煤矿整合,给宁夏创造了一个好机会,在煤炭价格爆涨下,由神华集团控股的神华宁煤大力挖煤外销。

“如何找到政府与企业的共同点,达成共识,这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曹汉武说。

逃不脱的“资源诅咒”?

矛盾和危机在来时的路上就已经发生了。

在各方博弈过程中,能源金三角地区依旧享受着资源价格高企带来的经济疯长,事实上,很多矛盾都已经无法掩盖下去。

一个最大的矛盾就是,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原标题:“能源金三角”博弈图景: 矛盾和危机在来路上已经发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战略查看更多>能源价格查看更多>能源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