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技术正文

锂电池前言技术谁主沉浮 8月锂电技术汇总

2014-09-02 15:13来源:OFweek 锂电网关键词:锂硫电池锂电池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最新全固体锂硫电池技术分析

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的讲师宇根本笃及教授折茂慎一的研究小组,通过与日本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三菱气体化学公司的共同研究,成功开发出了使用硫(S)正极和金属锂(Li)负极的全固体Li-S电池(图1)。这是利用该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将络合氢化物硼氢化锂(LiBH4)用作固体电解质的技术而实现的。

图1:新开发的全固体Li-S电池的照片。为了便于看清电池的构成,特意将金属Li负极的一部分剥离。

电池的蓄电性能由电极材料的组合来决定。与原来的电池使用的电极相比,S正极和Li负极均拥有10倍以上的理论容量,有可能大幅提高蓄电性能。不过,配备有机电解液的电池采用S正极时,容易出现伴随放电、S正极溶解到有机电解液溶解中的情况,因此在反复充放电后,蓄电性能会显著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球开始研究可替换有机电解液的固体电解质。但能够配备到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只有很少一部分。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小组着眼于络合氢化物作为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的功能性,开发出了基于络合氢化物的新型固体电解质。络合氢化物LiBH4在120℃下显示出了高达2×10-3S/cm的锂离子传导率。通过此次研究,该研究小组成功把LiBH4配备到了电池中。经证实,开发出的全固体Li-S电池反复充放电45次后,蓄电性能也未显著降低,S正极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达到1410Wh˙kg-1以上,与以前使用的正极材料相比,能够以2~3倍以上的高能量密度稳定工作。

图2:C-S复合粒子/LiBH4正极层截面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a)、S的分布(b)、C的分布(c)。可以看出,在C-S复合粒子的内部,C与S呈相互高分散状态。而且,C-S复合粒子与LiBH4紧贴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接触界面。

原标题:锂电池式微?8月前沿电池技术汇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硫电池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