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水电工程风险与安全管理的理性思考

2014-10-10 10:49来源:中国华能作者:陈东平关键词:水电工程水电安全水电风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电工程风险与安全管理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待和迎战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对水电风险与安全管理的感想。

一、水电发展与风险

让我们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回顾一下我国水电发展历程,我们会深刻体会到发展与风险是如此的形影不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水电便紧紧跟随国家经济体制改的步伐,开启了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上世纪 80年代初,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实施,我国水电便开始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打破大锅饭体制的尝试,首先在吉林的白山和红石水电站实施工程概算总承包的改革,在生产力层面有效推进了水电管理水平的提升 ;1982年,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水电开始以鲁布革水电站建设为试点,尝试引进世界银行贷款,解决国内水电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也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的建设管理体制与模式。

毫无疑问,这对当时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水电建设体制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当时被称作鲁布革的冲击,引发了我国水电建设体制改革的深入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鲁布革水电站式的改革方向毋容置疑,但是如何能够把握好改革风险,在生产关系层面突破体制障碍,推动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是摆在当时决策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实践已经证明,我国水电通过鲁布革试点,成功把握时局,促进了国家计划投资体制的“拨改贷”改革,并在全国建筑业率先实行了建设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水电建设的业主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时称“水电三制”)的建立,在初级阶段实现水电建设体制的国际接轨,呈现出现代企业制度雏形,在生产关系层面拉开了我国水电建设体制改革的序幕。

改革使我国水电行业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大潮中获取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在新的投资模式和建设体制下,成功推动了五座以上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工建设,跨越式促进了我国大型水电的发展。1994年,国家明确推进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公司法》出台,我国水电行业开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水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三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从此,我国水电建设体制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无论是在生产关系或生产力层面,发展与风险相互依存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国水电行业的发展正是在研究和破解一个又一个风险的过程中走过来的,也正是在各类风险的应对中,不断迈出着发展的步伐。我国水电发展的实践,不断证实着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真理,这也正是我们对风险与安全管理理性思考的基础。

二、风险管理的理性思考

发展与风险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科学应对和防范风险,提高发展成效是风险研究为之努力的目标。

风险具有天然存在与被动诱发的属性,具有广义与狭义的相对概念,风险是可能的广义安全事件发生的预见,是建立在自然法则(客观)与以往经验(主观)基础上的总结。

相对于安全管理来说,风险管理具有理论性与战略性属性。

原标题:水电工程风险与安全管理的理性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工程查看更多>水电安全查看更多>水电风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