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求解中国式页岩气革命路径:“以大代小”实行“三步走”

2014-10-27 10:03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吴可仲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页岩气革命页岩气产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非油企业中标页岩气区块后,由于缺乏技术平台支撑,勘探思路不是很清晰,投入谨慎。传统的石油央企可以和社会资本合资开发页岩气,把央企的技术和民营资本结合起来。

中国能否“复制”美国页岩气革命?时至今日,业内对此依然持有争议。

虽然官方已将2020年页岩气产量目标下调了一半,但这似乎未能消褪“两桶油”的开发热情。有消息称,中石油砸下重金,计划投入130亿元与中石化开展“页岩气竞赛”,豪言明年的目标产量要飙升10倍以上,达到26亿立方米。

“两桶油”快马加鞭,你追我赶,但民企则望而却步,几年前第一轮招标时的热情早已冷却。这一冷一热之间,道出了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尴尬与无奈,中国如何才能实现页岩气开发的大突破?

在近期召开的某页岩气论坛上,业内诸多专家对此问题开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药方”,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研究员吴可仲对专家观点做了梳理,呈现如下:

涪陵焦石坝是特例?

目前,地处渝中的涪陵是国内页岩气开发仅有的一张“名片”。据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技术科主任石元会介绍,涪陵焦石坝已经初步架起了西部“页岩气走廊”,产建配套60口井,集气干线50公里,日输送能力达600万方,开采气体实现了100%商业化销售。

然而,尽管涪陵页岩气开发风生水起,但其他区块的勘探开发工作却迟迟没有取得突破进展。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开发分公司总工程师杨堃向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研究员吴可仲透露,第一轮页岩气招标中,中标的企业区块分别完钻一口直井(牛蹄塘)和一口水平井(龙马溪),均没有实现突破,主要原因是保存条件差。第二轮中标企业中,基本完成了二维地震勘探和区块评价,少数企业第一口探井进行压裂试气,或进行钻探,没有压裂,多数企业正在部署钻井,还有少数企业在观望。“总之,国土资源部前两轮招标区块目前还没有一个实现工业气流的突破!”杨堃表示。

涪陵页岩气长期一枝独秀,业内有声音认为这可能是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一个特例。但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喜则不以为然,“我认为焦石坝不是特例,焦石坝地区是龙马溪组的一部分,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焦石坝是特例,独一无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焦石坝,我认为还能找到,川南地区应该有”,李玉喜表示,随着其他区块勘探开发的深入,不排除找到下一个焦石坝的可能性。

原标题:求解中国式页岩气革命路径:“以大代小”实行“三步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革命查看更多>页岩气产量查看更多>